1 改善生活-《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1/3)頁
洪武九年春,應天府地區,柳樹發芽,桃樹開花,一片春色!
南京城外三十里遠的柳家村,更是柳樹眾多,綠意更濃!
村口一處宅子的大門打開,一個身高中等偏上的清秀少年從里面大步而出。
他叫張一凡,魂穿到大明朝已有一個月。融合了原主記憶的他,經過這個月的磨合,也算是適應了這個新身份。
但是,這個環境,說真的,他還是有點難以適應!
不說別的,光是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對于一個后世的人來說,真得感到非常不便。
在后世,大魚大肉,那都是嫌棄的;可在這里,想要大魚大肉,就算是地主家也不容易!
在后世,各種飲料,只要想喝,也就幾塊錢而已;可在這里,就算是皇帝老兒,都不可能有那么多花樣!
在后世,張一凡上廁所已經進化到用水沖洗,用濕廁紙,有效保護菊花的地步;可在這里,就算是地主家,每次如廁都對身體那部位不是很友好!
在后世,想玩的話,什么娛樂活動沒有?可在這里,唱戲的戲班子路過,那都是十里八鄉的人趕著看,原因無他,稀罕!
最為關鍵的是,張一凡魂穿肉身,還不是地主家的,而是吃村里百家飯長大的。
如今,他已經年滿十六歲,到了大明朝法定的成年人年齡,接下來要交稅服役了。
要是換了別的朝代,張一凡這身份也是很悲催的。不過在這洪武朝,卻還行。
因為當今皇帝朱元璋,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真正的窮苦老百姓出身,因此了解民間疾苦,對百姓是真得好!
這不,張一凡還分到了一畝地。
當然,這不是對他特殊。至少在這個時候,朱元璋又怎么可能知道他這個人!
經過元末明初的混亂,人口急劇減少,朱元璋制定政策,給百姓分田耕種,并且鼓勵開荒還免賦稅,這是國策,張一凡只是受惠人之一而已。
雖然有了田,但對張一凡來說,也有一個問題,就是他不想自己親自種田!
好歹是二十一世紀來的,以后過這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那絕對是不干的。
至于當官,在這大明剛開國的時候,其實挺容易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