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給一個投獻的機會-《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1/3)頁
南京城內,一座深宅大院內,有個人,大約三十來歲,正在發脾氣:“怎么回事,這半個月的賬目,為何數額相差如此之大?竟然少了一半?”
“大少爺,這個不怪小的啊!”跪在那里的錦衣漢子,哭喪著臉解釋道,“都是那柳家村給鬧的,不但訂單少了很多,還有原本已經在排隊的,寧可不要訂金也毀約了!”
“什么意思?”這人一聽,頓時眉頭一皺,當即喝問道:“什么柳家村不劉家村的?誰敢和我李家搶這個采石場的買賣?他們有那么多的人可以用?”
這人不是別人,就是太仆寺丞李存義的長子李祐,娶了胡惟庸侄女的那位。
他是李家長子,因此李家的家產買賣,都是他在管著的。他對家族的買賣,也是看得緊的,半個月一查,結果沒想到,這一次竟然查出一座采石場的經營存在問題。
要經營采石場,一是石場要好,二是采石工要足夠多,對有權勢的人來說,就等于是無本買賣,和挖礦賣差不多。
特別是這個采石場的生意,一年比一年要好,不但價格在漲,而且還不一定買得到,要看關系,還要交訂金等等。
可沒想到,就只是短短半個月而已,采石場竟然都有石板積壓了,局面反轉之快,讓李佑都有些目瞪口呆。
此時,他手下采石場的管事連忙解釋道:“那柳家村做出了一種叫做水泥的東西,有點類似三和土。用這種水泥鋪出來的路面非常地平整,還不怕雨水。如今價格還沒出來,但估計比我們石板價格要便宜一半左右,所以那些人都在等著那水泥開賣了!”
李佑一聽,很是驚訝了一下道:“類似三和土一樣的水泥,價格便宜還好用?”
“對對對!”聽到他說出關鍵點,采石場管事連忙點頭回答道,“那柳家村的房子和路面都用這種水泥修的,小的也去看過,那是真好。說句……說句喪氣的話,有那種水泥的東西在,采石場怕是會越來越少買賣了!”
“這么好的東西?”李佑一聽,頓時若有所思,“一個鄉下村子,竟然能做出這么好用的東西?”
“大少爺,據說這水泥是那村子里一個叫張一凡的人想出來的,說是這人一朝頓悟,就變得聰明起來了,還和城里的大戶人家攀上了關系!”
李佑聽了,立刻吩咐道:“這樣,你去找下他,讓他把這個什么水泥獻上來,我保他做官,這可是別人求都求不來的事情,算是便宜他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