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以儆效尤-《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1/3)頁
不要說張一凡在大殿內舌戰群官,出盡了風頭,光是他想和李家搶朱鏡靜之事,李善長都不可能讓張一凡如意的。
只不過,李善長的城府深,并且他的身份也高,因此一直冷眼旁觀,看張一凡在那表現。
如果說,有文官武將把張一凡治了,那是最好了。因為在他看來,如果要他親自出場去和張一凡對線,那都有辱他的身份,勝之不武。
結果,文官武將壓根奈何不得這個張一凡,就連胡惟庸出馬都吃了個大虧,眼看著朱元璋都開始欣賞他,并且很可能要有賞賜,李善長就不得不親自出馬了。
當然,李善長可不是愣頭青,不要說以前輔佐朱元璋就證明了他的能力,光是他如今的年齡擺著,就足以讓他提醒自己謀定而后動。
水泥那個東西,他并不了解具體的情況,因此,他并不就水泥來攻擊張一凡。他的眼睛很毒,就瞅準了張一凡敲登聞鼓這個事情來做文章。
至少在他看來,敲登聞鼓之事,就是這個鄉下小子的七寸。只要逮住了他的七寸,就算他那水泥再好,也能把他按死了!
此時,他的話音一落,文官武將們一聽,頓時精神一振,心中一個個都是感慨:姜是老的辣,不虧是大明開國第一功臣,這一開口,就能將死這個囂張的鄉下人了!
所謂落水狗人人喊打,更不用說,還能討好之前丟臉的宰相以及如日中天的韓國公。
因此,文官武將們的精神一下振作起來,紛紛附和,就抓住張一凡敲登聞鼓這個事情,喊著要給張一凡治罪。
“陛下,臣附議,無規矩不成方圓,登聞鼓乃是有重大冤屈才能敲之!”
“陛下,獻寶乃是好事,可走其他途徑呈現御前,如今此子卻敲登聞鼓來獻寶,實乃兒戲,必須懲處!”
“陛下,國法威嚴,容不得褻瀆啊!”
“臣懇請陛下嚴肅法紀,以儆效尤!”
“如若放過此子,他人仿效之,陛下威嚴何在?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