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般來說,普通老百姓,自己從地里刨吃的,養活自己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帶動整個村子的人一起致富,過上好日子,那更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可是,這個張一凡,不但想著要讓整個村子的人都過上好日子,甚至還說要讓大明皇帝學他的法子,讓整個大明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這可能么? 這絕對不可能啊! 一介草民,有這么高的眼界和胸懷么?就算是他,還有歷史上的名人,也不可能啊!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那是圣人提倡的事情,也正因為難以做到,所以才會提倡!就他一個鄉下小子,怎么可能? 這個張一凡,如果不把他打死了,還不知道他會作什么妖!李善長不介意趁這個機會,扣他帽子,就算不是真得造反,也要嚇死他! 一般來說,被李善長以造反的帽子扣過去,就算是那些開國功臣,都會膽戰心驚的。更不用說,只是一介草民,估計更是會被嚇到。 然而,張一凡根本就不是一般人,或者干脆說,壓根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的思想,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隨便猜到,更不用說還是對他不了解的人了。 這不,張一凡聽到李善長的話,然后又看到那些文武官員也用不懷好意的目光看向他時,頓時就爆發了。 只聽他立刻反駁道:「這位當官的……大爺,古人有句話說得好,叫什么什么話,就是自己想什么就以為別人也是什么的那句話。我覺得用在你身上,真得很合適!」 「我能想到陛下,是因為燕王殿下給了我啟發,和藹可親,對我們老百姓都很好,要不信,您可以去村里問問,看他們對燕王殿下的印象如何?」 說到這里時,看到李善長的臉色巨變,他還繼續在那說道:「而且皇帝陛下驅逐韃虜,還我漢人家園,從此不用再過豬狗不如的日子。我仰慕皇帝陛下,想著要是有能力的話,也能幫著皇帝陛下讓我們大明所有百姓都過上幸福日子,這有問題么?有錯么?」 有的時候,年齡小,就有一個好處,別人不會太介意你說得話沒禮貌,或者說話太沖,因為這種才符合少年人的說話方式。 張一凡此時就用他的年齡裝嫩,叫李善長大爺,反擊的話卻非常毒辣。 要知道,朱元璋都忌憚李善長,結果他說這話的意思是李善長自己想著造反,才會說別人也要造反,這絕對是一個暴擊。 這不,李善長立刻向朱元璋跪了下去,連忙辯解道:「陛下明鑒,微臣絕無造反之意,都是此子在含血噴人!」 他知道,要是不解釋清楚的話,今天的話,就會如同一根刺一樣,扎在皇帝的心中,以后的日子,必然會非常難過的。 實事求是地說,不知道李善長以后會怎么樣,在洪武九年這個時候,他確實不可能有謀反之意的。 朱元璋看到這一幕,眼睛掃過其他文武大臣,嚇得那些文武大臣紛紛跪倒。 好端端地,突然就扯上了造反的話題,真是活得不耐煩了么? 這個時候,就是跟著李家的那些文武官員,心中都在埋怨李善長了。 誰都清楚,謀反這兩個字,在皇帝面前絕對是禁忌。 「哈哈哈……」朱元璋忽然大笑起來,隨后上前,親自把李善長從地上扶了起來道,「卿是何等人,朕難道會不清楚?休得聽黃口小兒信口雌黃!」 隨后,他又轉頭看向張一凡,冷著臉訓斥道:「謀反不謀反的,豈能隨便說?念你年幼無知,今日便饒你一次,以后休得亂說!」 這個張一凡在剛才說他的豐功偉績,讓他心中很是舒服,又借著張一凡的口,敲打了李善長一次,他的心情就 更不錯了。不過樣子還是要裝的,冷了臉,但是說出的話更像是長輩教訓晚輩那種。 張一凡聽了,見好就收,并沒有繼續攻擊李善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