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以前的朱元璋,是沒有從事物發展的角度去想問題,如今這么一想,他越想就越覺得自己在好些地方都考慮錯了。但是,真要細想,卻在一時之間沒法想清楚。 于是,他便問張一凡道:“一凡啊,就這個大明寶鈔來說,你是怎么個看法?” 張一凡的說法實在太出人意料,卻好像又有道理,朱元璋不介意問個清楚。反正是自己女婿,半個兒子,不丟臉。 張一凡聽了,便認真地回答道:“不可否認,大明寶鈔用起來比金銀銅錢要方便多了。而如今還是開國之初,大明寶鈔的背后,其實是朝廷,是父皇的信譽。這一點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大明寶鈔失去信譽,也就是不能亂印錢。” 他看朱元璋在聚精會神地聽著,就繼續講解道:“最好的印法,就是要統計出全國一年內能生產出多少值錢的東西,那就印多少錢來流通,就是買賣這些東西,這是最理想的。但是,會有很多情況影響這種結果,比如說大明寶鈔到了某些人手里,他們喜歡藏錢,不買賣;這樣的話,市面上流通的錢還是很少,錢就更值錢……” “那怎么辦?”朱元璋聽得也是頭疼了,“我又不能下旨他們必須花錢!” 朱標都索性不想了,真得是沒想到,一個錢的事情,怎么越想越復雜了呢? 張一凡看了他們一眼,繼續回答道:“所以最好是有一個專門的衙門,管著錢的事情,能掌握市面上有多少錢流通,多了就回收,少了就補充,這樣就是最理想的。” 說到這里,他提高點語氣強調道:“總之,想印多少錢就印多少錢的做法,一定是會出事的!” “沒想到這里面竟然有這么多學問!”朱元璋都忍不住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然后問道,“那要怎么樣才能掌握市面上的錢是否合適呢?” “監測物價,選取一些有代表性的東西價格,隔幾天就核實下價格,如果能全國各地都監控就最好了。”張一凡想也不想地說道,“至少對民生關系非常大的那些東西,要這么監控起來,朝廷就能保證這個物價穩定。” 張一凡說著,就想說出銀行的調擠作用,貸款啊放貸什么的,結果沒想到,朱元璋有些頭疼地說道:“情況太復雜了,我得好好想想才行,今天就到這里吧!” 秦王等人一聽,頓時猶如學生聽到下課鈴響,那叫一個欣喜。 就聽朱元璋又對張一凡說道:“你觀察地確實很仔細,還肯動腦子,竟然從簡單的買賣中想到那么多東西。難怪鏡靜一直相信你比別人強!這樣吧……”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似乎是思考了下,然后才說道:“你幫著老四對付倭寇之余,也要做一些學問。我很好奇,你還能做出一些什么樣的學問。回頭遇到一些事情,我也能找你商量下。” 這個時候,朱元璋還真是知道了,他那大女兒的迷之自信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和這個張一凡聊得多了,確實感覺他那亂七八糟的學問很多,可能也很有用。 張一凡卻是聽得苦逼了,沒想到費盡了口舌之后,朱元璋竟然是給他加活,而不是可以悠哉地種田。 不過被朱元璋當自己家人的感覺也不錯,至少很有安全感。 沒辦法之下,他就只好應下了。 張一凡被點了駙馬之后,按照習俗,就不能和朱鏡靜見面,也就不留他在宮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