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準確地說,是前面一排軍士,后面一排軍士,中間兩輛很大的特制馬車。 這兩排軍士,離那兩輛馬車都很遠,至少四五丈遠。其中前面那排軍士,驅趕著官道上的任何人。 包括普通路人、道士、和尚或者富戶以及官府中人。有人不服氣,但是只要那排開路的軍士一說,立刻放下一切反對意見,紛紛離開官道,甚至還避得遠遠的。 然后站在遠處,對著那兩輛特制馬車指指點點。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畏懼之色,也還有不解之意。 這支隊伍,就在南京城外五里的地方,偏離官道的一處地方停下,隨后又來了一大隊軍卒,把這些人全都圍了起來,戒嚴了一大片地方。 這個時候,張一凡還被朱棣留在軍營中,帶著他和那五百軍卒同吃同喝同訓練。 不過朱棣還是比較照顧自己這個妹夫的,朱棣和那五百軍士一起訓練,但是沒要求張一凡也要這樣,會輕松不少。 隨著城外那動靜,東宮這邊派人到了軍營,總算是把張一凡給撈了出來。 張一凡聽了情況,頓時高興地說道:“終于到了啊,好啊,我得去見父皇了。”在這軍營中,張一凡算是體驗了一次,遠比他后世在大學時候的軍訓要艱苦多的軍訓。 早起沒問題,畢竟讀書年代早起就是常事,隨后要體能訓練,穿著盔甲,帶著兵器什么的,全副武裝五公里快走。 要是這些都是新兵,那大家體力差不多,也就沒什么。可關鍵問題是,這五百軍士都是天子近衛中挑選出來的,體力絕對是一等一的。 這種程度的訓練,對他們來說很輕松。有關這一點上,張一凡就不得不佩服朱棣了。 本來按照戰場模擬,朱棣騎馬就成,但是他不騎馬,而是和那五百軍士一起步行。 張一凡是能看出來,朱棣真得是咬緊牙關在堅持的。這個毅力,說真的,他自認為很難做到。 除非是老虎在后面追著跑,要不然他連一半都不可能堅持下來,或者肯定要走走停停歇歇才行。 還有武器的訓練,隊列的訓練,往往一個動作就重復無數遍。枯燥不? 絕對枯燥!但是,朱棣卻能和那五百軍士一起,揮汗如雨卻沒有一絲抱怨,偷懶。 張一凡甚至都勸過他,說他是當將領的,領兵打仗的,沒必要親自去做這些訓練。 結果,朱棣卻嚴肅地對他說道:“如若我不親自去體驗,何以知道將士們到底能做到哪一步,會付出多大的代價?父皇曾說過,戰場之上,一個微小的錯誤判斷,都可能引發敗仗,豈能馬虎了事?”一聽這話,張一凡立刻便想起來了,后世那位運輸大隊長有一句名言,說什么百萬之眾,優勢在我! 如果那位運輸大隊長能夠像朱棣這樣認真,下到一線,了解他那百萬大軍的真實戰力,估計就說不出這樣的話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