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野營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沒有空調。 當然了,在這個時代,就算在城里,同樣是沒空調的。 已經是八月份了,南京地區,那也是熱得很。 說真的,張一凡住了將近一個月,也確實住膩了。不過他不好表現出來,一直在堅持而已。 南京城內的歡呼聲,他們這邊也有聽到。 這么大的動靜,算算時間也是差不多了,張一凡便在期待,朱元璋這個老丈人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不要忘記他和他的老婆,趕緊派人來通知下,這樣就能回去了。 結果,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天子近衛出動,從南京城里一直排到營地這邊,太子朱標領著文武百官過來迎接他了。 這么大的陣仗,讓張一凡有點受寵若驚! 這種待遇,在任何封建王朝都是非常罕見的。 當然,在古人眼里,憑一己之力能消滅一種瘟疫,惠及上到皇帝,下到普通百姓,惠及子孫后代的,也擔的起這種禮遇。 但是,在張一凡的眼里,卻是壓根沒有這么大的意義。畢竟接種牛痘預防天花這種事情,對于后世的人來說,就和吃飯喝水那樣普通。 他在具體的實施中,更多的反而像是在野營,而不是在救苦救難,和瘟疫閻王爺做斗爭。 這種和古人的認知差距,相應的態度自然不可能一樣了。 然而,讓張一凡想不到的是,他這種受寵若驚的表現,在朱標等人看來,就更覺得這是他謙虛的表現。 居功不自傲,說起來都知道,也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真要做到,卻是不容易的。 那誰,藍玉同學就做不到。 不管是誰,對于謙虛的人,肯定是更有好感的。 張一凡夫婦就陪著太子左右,一起騎馬回城。 一路上,天子近衛全都站得筆直,向張一凡行注目禮,記住了這個駙馬的樣子。 解決了天花瘟疫,就算是他們這些軍中漢子,也一樣是受惠的,畢竟天花染上了,那是看命,而不是他們這些壯漢就不會死。 原本歷史上就有一個有名的例子,大明崇禎年間,建虜幾次入關劫掠,所向無敵,每次都劫掠得盆滿缽滿出關。但是,其中有一次,滿清的和碩禮親王代善的兒子,正當壯年的名將岳托領兵進關劫掠,就是在山東染了天花,結果把命交代在了關內。 歷史上,常遇春和幾個明初有名將領,也都在回師途中突然生病,或者來不及回到京師,或者回到京師就死了。歷史沒有記錄他們得了什么病,有可能是水土不服,又或者是和岳托一樣得了天花? 話說回來,當張一凡隨著朱標剛入城門的時候,他忽然就有點傻眼了。 就見天子近衛之外,街道兩側,站滿了人。 男女老幼,各色人等,全都有。從他們的服飾上看出,這些人有普通百姓,有掌柜伙計,有員外老爺等等。 所有的人,看到張一凡和朱標他們走過,就全都跪了下去。 沒有口號,沒有說話,就只是張一凡他們一到,人群就跪了下去。 無聲無息,卻又莊嚴肅穆! 張一凡一見,內心很是激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