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看不出來-《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2/3)頁
長途趕路,又遇到了臺風過境,終歸是累的。
但是,這里畢竟是陌生環境,朱鏡靜翻了幾次煎餅睡不著,發現張一凡也沒有睡,便和他說話道:“凡哥,你要做的事情好多,那你接下來準備怎么做?”
張一凡確實也是睡不著,他倒不是因為到了陌生環境,而是有壓力。
古代當官,確實不是那么容易當的。
按照廣州府知府方克勤給他介紹的經驗,其中的門道很多。
就說縣衙里面,縣丞和主簿是最有可能和縣令打擂臺的,他們有底氣。哪怕是不入流的典史,也一樣可以。
縣令對他們并不能直接任免,只有考評的權力,任免得看上級,看吏部。
另外,還有那些胥吏,俗稱刀筆吏,管著縣衙的文案工作,也是一股勢力。甚至可以說,縣治如何,和他們有很大關系。縣令的事情,也要通過他們去實施。
還有,縣衙的差役,比如三班,也就是捕快之類的,同樣在縣治中舉足輕重。如果他們和盜賊之類勾結,影響會很大。
除了縣衙里面的之外,還有外部的勢力,比如官紳、貴戚、宗族等等,一樣能左右縣令執政。
別的不說,就說隔壁縣的番禺縣令道同,他就非常頭疼一個事情,他治下有個鄉紳,不但有錢,還把女兒嫁給了永嘉侯。使得永嘉侯幾次過問番禺的事情,給道同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如果按照歷史發展的話,道同和永嘉侯的矛盾還會激化,最終道同算是死在了永嘉侯的手中,而永嘉侯也因此被朱元璋用鞭子抽死!
最后,境內的山賊啊,大盜什么的,一樣影響縣令的施政。治內有這些,那考評肯定好不了,想要升遷就更難。
當然了,如此種種,都是對一般縣令而言。
具體到張一凡自己身上,大部分都不是問題。
他就不是真正的縣令,光是他駙馬的身份,就連永嘉侯都沒法隨便找他麻煩。更不用說,他壓根就沒指望著做好這個縣令來升遷,而是為了檢驗他的想法合理不合理而已。
心中想了一圈,他便抱著朱鏡靜說道:“我再看看這個典史怎么樣,如果真得可以的話,那就準備用他,讓他結合香山縣的實際情況,給我提提建議,怎么展開這個新政比較好!”
實際上,他在來之前,已經有考慮過怎么做事。但是,畢竟沒有實際當過這種古代的官,因此,能有更好的辦法,他當然是會采用更好的辦法。
朱鏡靜聽了,一邊無聊地在他身上畫圈圈,一邊說道:“凡哥,要是我能幫到你的話,一定要開口,只要不拋頭露面,相信父皇也不會說什么!”
聽到這話,張一凡低頭看了下她額頭,說道:“我這不是新政么?如果你真要拋頭露面,像男人一樣做事又咋了?除非不用你幫忙,不過我懷疑肯定會需要你幫忙!”
“那行,只要能幫到凡哥,父皇要罵就罵好了。”朱鏡靜聽了,也是興奮起來道,“至少我能寫寫畫畫,對不對?”
“對啊!”張一凡聽了,拍拍她的后背,給予了肯定。
“凡哥,我想聽故事睡覺了!”朱鏡靜忽然打了個哈欠道,“這主角是張小凡,那女主能不能改姓朱啊?“
”……“張一凡聽了無語,好像還真挺相近的,自己之前怎么沒想到。
………………
在他們講故事睡覺這會兒,香山縣的一處大宅子內,一群人也剛剛散去。如果張一凡看到的話,就會覺得眼熟。
因為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是在香山縣和番禺縣交界處迎接他的人。
這宅子的主人,一個大胖子并沒有起身送客,依舊坐在主位上想著事情。
這個胖子,不是別人,正是香山縣典史馬如海。
他的管家,送客回來,看到他在沉思,便小心地說道:“老爺,您是在擔心那個駙馬?”
看到馬如海抬頭看他,他便立刻進言道:“他有什么好擔心的?才這么一點大的人,根本沒什么閱歷,還不是老爺說了幾句話就把他給哄到了!”
馬如海聽了,搖搖頭說道:“本來我以為他今天是不會到的,至少會在廣州待一天,甚至更長時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