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眼光-《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3/3)頁
張一凡點點頭,示意他繼續(xù)。
于是,朱五便又繼續(xù)說道:“今日交接事宜中,他安排得井井有條,讓駙馬省心不少,這也算是一種做事的能力!”
“還有么?”張一凡聽了,便問道。
“還有,衙門的事情,他都做得差不多,就連牢房中都沒什么囚犯。這也能說明他很能干!”
說到這里,朱五便提高了一點聲音,重點強調道:“最為重要的是,我看他對駙馬是聽話得很,對駙馬的吩咐,那是絕無半點意見。”
朱鏡靜聽了,便笑著對張一凡說道:“如此說來,這個人還真得能用?”
可誰知,張一凡聽了之后,卻是搖搖頭說道:“這個人絕對有問題,我感覺不能用!”
“啊?”朱五一聽,相當意外,連忙問道,“為何?”
從他的語氣中能聽出來,他似乎對于張一凡的結論,有點不服氣。
張一凡聽了,并沒有馬上回答他,而是看向大牛,問他道:“你有給公主報備么?”
大牛一聽,頓時臉紅,低聲說道:“報……報備了!”
其他人不明所以,都轉頭看向大牛,眼神中都是疑問。
張一凡見了,主動給解釋道:“那典史和大牛拉關系,并給了大牛一百文的喝茶錢。”
眾人聽了,恍然大悟,不過很多人的臉上,都有點不以為然。
張一凡見了,便正色說道:“我父皇最恨的是貪官污吏,殺起來也是絲毫不手軟。可每年還是會發(fā)現(xiàn)有不少貪官污吏,你們覺得,這些貪官污吏真不怕死么?”
“你不是說他們的俸祿可能有問題么?”朱鏡靜聽了,提醒他道,“那個廣州府知府也是窮得很!”
張一凡聽了,看向她點點頭道:“那是一方面,但是也還有官員,依舊保持清廉,只是不容易。”
朱鏡靜聽了,便沒有說話,她知道張一凡有他的道理,就在聽著。
于是,張一凡這邊,看著在座的人說道:“事實上,有的官員本身確實是清廉,也不想貪腐的。但是,心懷叵測的人,對他本人沒法下手,卻會對他的家人下手……”
說著,他就結合一些例子,給在座的這些人講了拉攏腐化的那些手段,也就是那電視劇中總結出來的那封信的內容。
然后正色說道:“就是有這么多手段,能讓當官的不知不覺間,就成了貪官污吏。所以,你們是我的人,對此都要有警惕。今日我就立下我的第一條規(guī)矩,以后凡有我說得情況,一定要向公主報備,并且對這類人保持警惕。另外,更不能用我的名頭去為非作歹,明白么?”
“明白!”朱五等人聽了,都是大聲回應。
他們知道,駙馬這是認真的。并且這時候的他們,也不屑成為那樣的人。
朱鏡靜則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張一凡說道:“凡哥,你懂得真多!”
朱五等人聽了,都是深以為然地點頭。
古代人的知識傳播途徑有限,可在后世,傳播手段不要太多。只要是個人,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可在這古代,張一凡都還沒到十七歲,卻能說出這么多他們都想不到的手段,由不得他們不敬佩。
張一凡聽了自己老婆的夸獎,只是微微一笑,然后看向朱五說道:“那我們接下來再來說說這個典史的情況。就只是今天,就有不少蹊蹺的地方!”
朱五想了下,依舊沒有想出有什么蹊蹺的地方,便豎著耳朵認真聽著。
他很好奇,駙馬又能從今天的事情中看出多少真正蹊蹺的事情?
看到所有人都在認真聽著,張一凡便對他們說道:“第一,香山縣的財政情況,確實就是個下等縣。除了種田和打魚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收入。但是,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昨日來迎接我們的那幾千人,就穿著來說,比隔壁中等縣的番禺百姓都要穿得好,為何?”
一眾人等聽了,都想不明白,便搖搖頭。
張一凡并沒有忙著解釋,而是繼續(xù)說道:“第二,這個典史確實能服眾,其他人都聽他的。但是,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其他人其實都是怕他,而不是你們和我的關系一樣,能想明白么?”
朱五聽到這個,回想了下,終于露出了若有所思的樣子。
而張一凡這邊,還在繼續(xù)說道:“這個典史,胖成這樣,這身肉是怎么來的?就算吃得再好,如果像今天這樣忙的話,能胖成這樣?”
頓了頓,他又補充說道:“廣東這邊很熱,稍微動一動就是一身汗。就算典史平時不是這么忙,但如果他真得要處理政務,并且縣令沒有的情況下,有更多的事情忙,也不至于這么胖吧?”
說到這里,他自己覺得說得還不夠,就又解釋道:“當然,如果只是單純看身材的話,其實這個理由有點勉強。但是你們想想,風災過去才多久,香山縣竟然就已經(jīng)恢復了。而隔壁番禺縣,縣令都親自下去救災。難不成,這風災避開了香山縣,所以香山縣就那么輕易完成了救災,也不費他的一身油?”
張一凡環(huán)視了下所有人之后,用斷然地語氣說道:“從這些事情上綜合判斷,雖然眼前看著一切都好,但我敢斷定,必然有什么是我們還不知道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