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合則兩利-《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1/3)頁
從京師南下到香山縣,他還沒見到過水泥官道。哪怕他沒被抓之前,就已經(jīng)聽說要用水泥修官道,但是就算在京師,他也是沒見到。
或許,京師那邊有水泥官道,只是不是南下的官道有修。
然而,在這本該非常偏僻的香山縣,更不可能見到水泥官道的地方,他卻見到了這傳說中的官道,硬邦邦的,廣東的雨季也快到了,這種道路該是不會泥濘的吧?
這么想著,朱亮祖就冒出了一個問題,小小香山縣,哪來的那么多錢修水泥官道?
說真的,他很是有點好奇。
不過,他的身份很快被人發(fā)現(xiàn),頓時又引來了一陣陣的圍觀。
“快來看啊,原來的那個永嘉侯到我們縣了!”
“就憑他,也想和我們駙馬爺斗,真得是不自量力!”
“可不就是,以前的時候,這廝領著騎軍想來我們香山縣耀武揚威,以為我們香山縣和番禺縣一樣,結果還不是灰溜溜跑了!”
“虧了是燕王殿下及時領著我們大明最為精銳的水師趕到,要不然,海盜真上岸的話,朝廷問罪之下,他就該千刀萬剮了!”
“……”
香山縣這邊的百姓,倒是沒有吐口水了,可他們的話,猶如一支支利箭,扎進朱亮祖的心中。
香山縣,是他的恥辱之地。就連這里的百姓,話語中都透著對他的鄙視之意。
堂堂世襲侯爵,最終竟然淪落至此,被普通草民給鄙視了!
他想憤怒,卻又憤怒不起來。經(jīng)過廣州和番禺兩地,他已經(jīng)體會到了他此時身份面對那么多草民的后果。
最終,朱亮祖只能昂首挺胸,以此保持他曾經(jīng)的侯爵威嚴。
“咦,他們身上怎么這么臭?”
“能不臭么?如今只是一個賊配軍,還以為他是當初的侯爺啊?”
“你們不知道么?就他以前在廣州和番禺縣做得好事,那是人人喊打,被百姓追著吐口水,能不臭么?”
“……”
朱亮祖聽著這些話,氣勢一泄,腳步越走越快,就想著趕快到目的地。這些香山縣的人雖然不吐他口水,但是那些話太扎心。
他的目的地是香山縣千戶所,成為一名地位最底下的賊配軍。
曾經(jīng),他領兵來到香山縣,戚祥只是區(qū)區(qū)一名千戶而已,他壓根就不放在眼里,可如今,卻成了決定他命運的人。
朱亮祖已經(jīng)做好了每天被折磨的打算,可誰知,戚祥只是讓他去守香山縣北門。
這個活雖然輕松,但是每天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人,都能見識到原本的侯爺,如今是個什么情況。
一開始,每個進城出城的人,都會對他指指點點;而他,也還試圖保持下自己的尊嚴。
到了后來,進出城門的人,都選擇了無視,不再關注他。朱亮祖身上那個曾經(jīng)當過侯爺?shù)淖宰穑苍谌諒鸵蝗罩邢拇M。
風里來,雨里去,就只是成了一個真正的普通人。就算他曾是叱咤風云的將軍,也被時光消磨掉了他的菱角和傲氣。
來到香山縣的時間久了,他也終于聽說了駙馬縣令的事情,知道了香山縣的變化。
說真的,他帶兵南征北戰(zhàn),去過不知道多少地方,以他的眼光能看到,就算是京師,怕也沒有這里有活力!
這里的人,都是充滿了希望,每個人都有干勁,肉眼可見的變化,被他這個守門人見證。
香山縣城早已擠滿人,可外地人還是源源不斷地擁入香山縣,這不,香山縣城外已經(jīng)搭起了好多茅草房。以朱亮祖的眼光,指不定香山縣城墻必須要擴建了。
不過這一點,他卻是料錯了。
城外的情況,張一凡其實已經(jīng)看到了。這不,他便召集了縣衙官吏商議這個事情。
只聽他說道:“夏秋季節(jié)是廣東這邊的颶風季節(jié),風災隨時可能會來。縣里的茅草房,都有必要用水泥來改建。因此,本官決定公布一項決策……”
香山縣因為存在大量的基建需求,又有海盜組成的免費施工隊,因此,張一凡早早就擴建了水泥作坊,使得水泥產(chǎn)量進一步增加,對外售賣的價格也有所降低。
香山縣先富起來的百姓,已經(jīng)有購買水泥修建自己的房子,改掉了茅草房。
畢竟,住房是剛需,不管哪個年代都一樣。
但是,香山縣以前太窮,大部分人住得都是茅草房,基數(shù)大,如今還有相當一部分人住得,還是茅草房。
張一凡公布的,就是香山縣錢莊出政策,給予香山縣戶籍的百姓于建房貸款,分為幾檔。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