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研究院-《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2/3)頁
有錢莊借貸的事情作為參考,比如香山縣縣衙蓋了那么多的水泥房,卻只是出了一小部分錢為例子,朱標已經(jīng)能理解這個事情了,便回答張一凡道:「好,這個事情我知道了,回去我會和父皇詳細解釋?!?
說到這里,他又馬上繼續(xù)下一個話題道:「還有,你給父皇提及的什么專利,這個事情,父皇是有顧慮的,感覺不好做?!?
「嗯?」張一凡聽了,有點疑惑。
朱標見了,便給他解釋道:「主要是你提得這個獨門絕活,到底怎么證明是他的獨門絕活,指不定江西人會這個,山東人也會這個,朝廷要是認了江西人,那山東人那邊怎么辦?」
「還有,如果有豪強強占了某個人的獨門絕活,跑來朝廷認了,那原本那個人是不是連自己的獨門絕活都要看那豪強的臉色了?」
「最為關(guān)鍵的一點,既然是獨門絕活,那為啥要告訴朝廷,自己留著傳給子孫不好么?朝廷保護,也就只有幾十年時間,哪有傳給子孫更好?」
「……」
聽著朱標一條條地在說,張一凡可以確認,老丈人和大哥確實是經(jīng)過認真考慮的。從他們總結(jié)出來的情況看,還是自己想得簡單了。
未來的好東西,未必就適合這個時候。
聽著朱標的說法,其實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
過了好一會之后,朱標說得差不多了,便問張一凡道:「你看,這個什么專利的事情,怕是不好辦?你還有其他什么想法么?」
之前沒回張一凡,一是因為當時朱元璋在忙,二是書信溝通太麻煩,朱標來了,當面溝通,就容易多了。
張一凡聽了,便把剛才考慮之后的話說出來道:「大哥,你看,我們這么改怎么樣?」
「你說!」朱標一聽,頓時心中一喜,能聽出來,自己這個妹夫知道這些問題之后還這么說,說明是有解決這些事情的辦法。
于是,就聽張一凡給他說道:「就拿水泥作坊來說吧,目前我們燒制出來的水泥作坊,其實應(yīng)該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比如配方,是不是加入其他什么東西后燒制出來的水泥,會更好,有更多方面的應(yīng)用?又或者,成本上是不是會更省一些……」
朱標其實覺得,這個水泥很好?。?
可是,在張一凡提出了種種可能性之后,他也不敢確保了,是不是會有更好的水泥。
因此,他便認真聽著,看張一凡到底是想說啥。
「……所以,我打算在水泥作坊內(nèi)部設(shè)立一個研究組,就是抽調(diào)精通水泥燒制,并且有頭腦的人來嘗試怎么改進水泥。這個錢,和這個人力,我覺得是有必要花的?!?
「再有,魚松作坊,也同樣設(shè)立一個研究組,看怎么做法成本更低,更美味?總不能一直是依靠鏡靜,也得有其他人來做這個事才行。」
「還有,農(nóng)事方面、嶺南的水稻、水果等等的種植,同樣設(shè)立研究組,來研究怎么提高產(chǎn)量這些事情?!?
張一凡一口氣舉了幾個例子,然后才總結(jié)道:「這些研究組有了成果,那就重獎他們,鼓勵他們再接再厲;如果法子對全天下都有用的,那朝廷也要保護,給這些作坊獎勵,就等于是鼓勵這些作坊去做這些研究。這種也算是專利的保護,不過對象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各作坊。等這些實施久了,摸熟了,再推向民間,或許就可行了。你看,這樣怎么樣?」
朱標聽了,點點頭說道:「你這么說得話,我覺得倒是可以?!?
不過,緊接著,他話鋒一轉(zhuǎn)又道:「但是,那些匠人,能研究出個什么成果么?就他們的學識,能推陳出新,做出比當前更好的東西?」
這確實是個關(guān)鍵點,張一凡聽了,便回答朱標道:「確實,能得到成果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如果培養(yǎng)他們能讀書識字,多看多分析,讓他們更有學問,那是不是就有更大的可能,得到一些成果呢?」
真要是種地的老農(nóng)來研究,他只會自己知道的那點,就算是善于琢磨,那也等于是閉門造車,要想有成果,真得很難。
這個道理,同樣適合其他行業(yè)的研究。
這也是為什么,古代一直是以讀書人為尊,因為他們通過閱讀,能懂得更多,眼界打開,自然就更容易推陳出新了。
要是在別的地方,朱標可能還有疑惑,但是,在香山縣這幾天的參觀,他一下就明白了張一凡的意圖,當即帶著一點驚喜問道:「所以,你在香山縣努力讓老百姓都識字,就有這方面的考慮?」
普通工匠肯定創(chuàng)造力低,但是,有文化的工匠,那創(chuàng)造力就高了,這是很自然就能想到的事情!
張一凡聽了,當即回應(yīng)道:「沒錯,并且他們學的,最好不是詩詞歌賦、四書五經(jīng)等傳統(tǒng)書籍,而是雜學,諸子百家中和自己干得活有關(guān)的那些。這么一來,他們就容易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博采眾家之長,就容易出成績了。」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之后又補充道:「我想到了一部分,總結(jié)了一些規(guī)律,寫了書放在藏書閣,但是現(xiàn)在還沒什么人去借閱。主要是香山縣這邊的學識水平還很低,處于一個識字的過程中。」
朱標一聽,當即來了興趣,便站起來說道:「走,去你的藏書閣看看?!?
之前參觀的時候,藏書閣是沒去的,當然,宋濂他們是自己去的,反正朱標是沒去。
相對其他皇帝來說,朱元璋絕對是個務(wù)實的皇帝,并且眼下大明開國才到第十個年頭,朱元璋還在尋找他治國的理念采用何種學說為好?
受他的影響,朱標自然也是一個務(wù)實的太子。參觀了香山縣,感受到香山縣的欣欣向榮,聽了張一凡的解釋,感覺到所謂雜學的經(jīng)濟效益,他當然是感興趣的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