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倒貼到家了-《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2/3)頁
張一凡盯著他一眼,忽然開口冷聲說道:“可為什么我聽朱家提醒說,要我小心你們何家呢?你們是不是在暗地里做了什么事情,才讓朱家那邊提醒于我?”
何真父子一聽,皆是大驚失色。當然,何榮是真得嚇到了,而何真,卻是裝出來的。就見他喊冤道:“駙馬爺,草民手中可是有皇上密旨,我們何家就是有幾個腦袋,也不敢抗旨不遵啊!”
“是么?”張一凡聽了,盯著他,不冷不熱地回了一句。
何真見了,一拍胸脯道:“天地良心,我何家絕對沒有做一點對不起駙馬的事情。駙馬爺是不知道,我們何家在廣東好歹有點地位,風大招人忌,類似這種,以前也遇到過,可時間能證明我何家的清白!”
何榮聽得有點詫異,他沒敢抬頭,低著頭努力回想那來的類似事情?
何真卻是義憤填膺的,還在那繼續說道:“還請駙馬爺明鑒,草民這次過來,也是想著求駙馬爺幫忙的,又豈會干對不起駙馬爺的事情!”
“哦?”張一凡聽了,并沒有多說,畢竟目前為止,一直沒有證據,只是從利益的角度上來考慮,何家估計會在去年的事情上有份參與,此時聽了何真的話,他便問道,“你有什么事情?”
何真聽了,連忙回答道:“香山縣的水泥又便宜又好,因此,草民想大量購買水泥,用于東莞縣那邊的道路和房子修筑,只要駙馬愿意,何家愿意當香山縣水泥在東莞的代辦。”
香山縣官辦水泥廠經過擴建,在香山縣之前需求旺盛的時候,連自個縣的水泥都不夠用。不過如今已經過去了一年有余,香山縣的大街小巷以及房子全都改用了水泥,雖然還是有新增需求,但是已經沒有前段時間那么大的需求,水泥產量擺在那里,已經有一部分剩余了。
大概也是在朱標來得前后,水泥就已經對外銷售,不過量不大。
此時,何家過來說要做東莞縣的代理,對香山縣水泥廠來說,那肯定是好事來的。說是要香山縣幫忙,實際上就是讓香山縣多了一條銷路。
張一凡聽了,便點點頭,如實說道:“這對香山縣來說是好事,自然是沒問題的,你們直接去和水泥廠那邊談便是了。”
何真露出感激的臉色,然后又對張一凡說道:“草民還試了下魚松,味道多種多樣,實在是美味。因此,我們何家愿意大量買進,發往外省售賣,就希望駙馬爺能讓魚松廠保證給我們何家的供應!”
香山縣還是人少,張一凡手中可用的人更少,并且,他還被老丈人限制,只能在香山縣折騰。
因此,對于開拓業務這個,還真是有心無力。就目前來說,還是要靠外地商人跑來香山縣進貨這種方式。并且因為實力的原因,這些大都是短途,也就是在廣東省而已。
如今何家提出來,他們愿意大量采購到外省去賣,對于香山縣來說,那絕對是合則兩利的事情。
不過張一凡聽了,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對何真說道:“這個也沒問題,不過商標不能變,過期、壞了的,不能賣,還有一些規矩,都要遵守才行!”
何真一聽,連忙點頭道:“沒問題,草民曉得,絕對不會壞了規矩的。”
張一凡聽了,便同意道:“那行吧,不過事先說明一點,如果朝廷定下魚松要作為軍糧采購的話,恐怕就要先滿足朝廷那邊才行的。”
何真聽了一愣,就連何榮聽到,都不由得抬起頭來了。魚松當軍糧采購?
他有些懷疑自己聽錯了,便問道:“駙馬的意思,這魚松可能會當軍糧用?”
張一凡看他父子倆的表情,便點點頭說道:“當然是可以當軍糧用的,不說當主食,配菜卻是沒問題的,之前我給大哥提過,估計他忙其他事情,沒落實這個事情。等回頭我給四哥寫個信,讓他水師那邊采購,該是沒問題的。”
何真聽了,在腦海中過了一下,大哥就是太子殿下,四哥就是燕王殿下。這人脈……真得是簡直了,誰能比得上?
這么一想,他就知道,魚松當軍糧采購的事情,估計是有的。
想著駙馬背后的能量,何真想了下,便又恭敬地說道:“駙馬如此幫著草民,實在讓草民感激不盡。但凡駙馬有什么差遣,還請駙馬盡管示下,草民一定盡力!”
何榮聽了一愣,這個事先沒說的,不過他也沒敢說話,一切交由他爹做主。
張一凡聽了,看著何真,還真別說,真有一事,交給這何家比較合適。
于是,他便對何真說道:“我這里還真有一事,正在考慮合適的人選去辦。你們何家去辦的話,倒是不錯!”
何真聽了,連忙回應道:“如此,還請駙馬吩咐,何家必定全力以赴!”
他心里很清楚,要想補救和駙馬的關系,光靠前面兩件事情顯然是不夠的,那只能說是雙贏,何家也能從中獲利的。
因此,要駙馬認可,最好是能幫他去辦一件難辦的事情,解決駙馬的問題才好!
剛才說得這個話,也是他的真心話,最好是難辦點的,何家全力以赴,辦好了,那么就能真正改善和駙馬的關系了。
此時,張一凡聽何真答應地爽快,便對他說道:“我之前有派人去南洋調查過那邊的糧食產量的情況,得到的結果是南洋不缺糧,但是那邊的土著卻是得過且過的性子,并不會因為糧食產量高而努力種田。我和我大哥說過這事,本來想著讓我父皇那邊,把南洋變成我大明的糧倉,但是短時間內怕是不可能。我父皇的注意力,還在北方那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