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見朱元璋聽得點點頭說道:「你說得也是有道理的,但是,香山縣的成就,也多少和我要求各地涉及香山縣事務時必須聽從駙馬要求也有關系!」 說到這里,他想了下又道:「過了年,香山縣的三年之期就剩下不到一年了。也該是時候,讓一凡整理出香山縣的施政措施,哪些具有普遍性,可以在全天下推廣并且行之有效,哪些就只適合香山縣?或者說,是適合某些地方才可以?」 朱標聽了,便請示道:「那兒臣給一凡去封書信,讓他總結下?」 朱元璋一聽,卻是搖搖頭說道:「不,這一次,我下旨去問,走正式流程,回頭要在朝堂上討論的。」 說到這里,他停了停之后,還是帶著一點感慨說道:「真是沒想到,一凡竟然能在香山縣折騰出這么大的成就,這是我事先根本沒想到的。」 在去香山縣之前,雖然張一凡確實表現出了與眾不同的才華,可那畢竟只是出出主意而已,是好是壞,真不好說。 可如今,香山縣不管別人怎么詆毀,成就擺在那里,誰也無法否認。 以后要是誰還敢說駙馬年輕,嘴上無毛,辦事不牢的話,那就真是瞎眼了。 此時,至于張一凡提出驛站費用的問題,暫時只能擱置,朱元璋準備等到香山縣三年之期到了之后,討論出合適的措施,到時候一起實施。 洪武十一年,基本上就這么過去了。 過年的時候,張一凡收到了朱棣的信,說他得了個兒子。 對此,朱鏡靜便帶著期待對張一凡說道:「四哥和我們結婚的時間差不多,如今他都有兒子了,看,還專門寫信來要紅包呢!」 張一凡一聽,當即哈哈大笑道:「沒事,他要紅包,給他一個大的,回頭我們生他個十個八個,看他回不回得起這個禮!」 朱鏡靜一聽,連忙驚喜地問道:「凡哥,不用前七后八了?」 張一凡聽了,微笑著說道:「我們已經成年了,你要想生,沒問題啦!」 過了年,兩個人都是十九了。就算是在后世,也是可以結婚生子的年齡,張一凡自然就沒有顧慮了。 事實上,前七后八并不絕對,還是有幾率懷孕的,張一凡要這么做,也是盡人事而已,結果還真沒懷孕。 朱鏡靜聽了大喜,連忙說道:「那就好了,我還真怕回頭我們的孩子還沒妹妹的孩子先出生呢!」 洪武十一年,一如原本的歷史上,又多了一個駙馬,也就是梅殷,娶了寧國公主,這可是馬皇后的親女兒,朱元璋第二個女兒。 不得不說,朱元璋還是很看重梅殷的。 從此以后,駙馬都尉就不只是張一凡一個人了,他有伴了。 此時,張一凡從朱鏡靜的話中,多少聽出一點埋怨之意,便笑著說道:「我這個香山縣縣令的任期,也就只剩下一年不到了。父皇派方孝儒過來的用意也很明顯,是打算讓他接任香山縣縣令一職的。等到年后,我估摸著他已經熟悉香山縣政務,就把事情都慢慢地交給他打理,這樣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造人了!」 雖然他已經是想著辦法給自己減負,但是,畢竟是香山縣一把手,且所有的事情,基本上都離不開他的指點,以至于他這幾年來真得是非常忙碌。 朱鏡靜聽了,不由得臉紅了下,然后還是點點頭說道:「父皇剛來旨意,讓你總結香山縣的政務,應該也是這個意思,三年之期到了,我們就可以回京了!」 雖然這里是好,自由自在的。但是,比如這過年的,就有些想京師的親人。 張一凡雖然是孤兒,但是他也是把柳家村當家的。一起帶來的大牛、二牛,一個被他打發在水泥廠負責 ,一個在鹽田負責,如今也是老大不小了,都是想著回去結婚生子了。 這個年一過,洪武十二年便到來了。張一凡借口要完成皇帝的旨意,理直氣壯地開始把縣令的公務交給方孝儒去做了。 比如,每天看那些公文,簽字等等,都讓方孝儒去做了,還有巡視各坊都,各行業等等。這么一來,張一凡就輕松多了。 ……………… 香山縣碼頭,人潮洶涌中,有一群人從船上下來,大概二十來人,一看就不同一般。 就見這些人中,有十五六個都是壯漢,一看就是能打的那種。另外有五六個,看氣質就是走江湖的那種。不過為首那人,倒是有些氣度。總之,看著就不是商人,更不是來打工的。 本來的話,這里都有一群馬車夫在搶活的。可看到這批人下船,硬是沒一個人敢第一時間上去招攬生意。 還是這些人把那群車夫招了過去,然后就說要住香山縣最好的客棧。 等到了客棧之后,服侍他們的伙計被攔住,其中一人說道:「我們李爺要問話,好好回答便有賞,敢不如實回答的,小心耳刮子!」 伙計有些怕,連忙畢恭畢敬地伺候。 于是,就聽到這為首的李爺開始問話了。 「你們香山縣可有賭場,有多少家,東家是何人?」 「你們這里的青樓有幾家?背后又是什么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