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只聽張一凡對朱棣說道:“高麗棒子依舊認蒙古韃子為主子不說,竟然還殺我大明使者,這筆賬,我可是一直記著的!” 朱棣一聽,頓時更來興趣了,立刻追問道:“所以呢?你是什么想法?” 邊上的馬云聽著他們兩人對話,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聽這意思,難不成燕王殿下和大駙馬都要往大里鬧了? 果然,就聽張一凡回答朱棣說道:“如果高麗棒子真敢出兵的話,就算他們其實不是真心想幫蒙古韃子,而是想漁翁得利,那也不能忍,必須得教訓(xùn)他們一頓。要不然,不吃一頓教訓(xùn),以后還會惡心我們!” “不錯,必須得教訓(xùn)!”朱棣一聽,頓時開心了,當即附和一句之后問道,“問題是納哈出這些韃子沒滅掉,我們怎么教訓(xùn)?” 張一凡聽了,呵呵一笑道:“那還不容易!高麗如果真派兵過來,估計不會是弱兵,怎么的都要有漁翁得利的能力吧?這么一來,他們腹地的兵力肯定不強。要我說,就用水師登陸,直接打他們的都城,看看能不能把那高麗國王給抓到!” 一聽攻打高麗都城,抓高麗國王,朱棣立刻肉眼可見地振奮起來,立刻追問道:“這個法子,確認可行?” 說完之后,不等張一凡回答,他自己就自問自答道:“好像真可以啊,我手中就有水師在,可以繞開高麗邊界上的軍隊,只取高麗都城!” “沒錯,高麗都城那,剛好有一條臨津江,用水師從海上過去,很容易就能攻打高麗都城的。”張一凡聽了,立刻給予肯定道。 如今高麗都城就在開城,也就是后世三八線那。這一點,張一凡是知道的。 朱棣聽了,興奮地一拍手掌道:“好,那就這么定下來,細節(jié)上我們再議一議。” 邊上的馬云聽得有點傻眼了,燕王殿下和大駙馬也太大膽了吧?竟然要去偷襲高麗都城? 想著問題的嚴重性,他便連忙勸道:“殿下,大駙馬,此事關(guān)系到高麗和我們大明的國與國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不是要請示下陛下才好?而且高麗畢竟是個大國,要去攻打高麗都城,萬一他們勤王之師趕到,出現(xiàn)了意外怎么辦?” 朱棣一聽,立刻臉色一變,嚴肅地說道:“我父皇讓孤鎮(zhèn)守北方,高麗要是敢應(yīng)了蒙古韃子的請求出兵,這便是孤的職責(zé)范圍。所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如果要稟告我父皇再決定,就會錯失良機。此事,孤自有分寸!” 張一凡聽了,也是贊同道:“高麗棒子的戰(zhàn)斗力,你不是說也就那李成桂還算厲害么?只要他派來了遼東,那他們都城那邊就沒厲害的人了。再說了,我們還有新式火槍和火炮,剛好也可以讓高麗棒子嘗嘗威力。就算打不下來,高麗棒子的勤王之師太多,我們依舊可以從水路撤走。高麗棒子的水師,難不成還能攔得住裝備了轟夷大炮的大明戰(zhàn)船?” 剛才想起李成桂事情的時候,他已經(jīng)想了起來。就過去的這一年,倭寇登陸高麗,燒殺劫掠,鬧得天翻地覆,最后還是調(diào)了李成桂過去,才算平定了倭寇之亂。 要知道,這些倭寇可并不是倭國的正規(guī)軍,由此可知,高麗這個沒幾年就要亡國的國家,確實是沒有什么底蘊的。作為知曉這一切的張一凡來說,自然也不會把高麗棒子放在眼里了。 但是,對于不知道歷史的人來說,比如馬云,卻還是非常擔(dān)心的。 畢竟高麗存在了那么多年,算是一個大國來的,不是女真人那樣只是部族形式存在。就只是派出水師,就想把高麗都城打下來,真得是有點難以想象。 因此,雖然他聽了朱棣和張一凡的話,可還是勸諫道:“殿下,大駙馬,還請三思啊,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以孤軍深入,實在是太冒險了!” 張一凡聽了,不由得搖搖頭。 按照道理來說,在古代冷兵器作戰(zhàn)時代,馬云的這個想法,確實是沒錯的。 類似以少勝多,以區(qū)區(qū)兵力滅一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如果是熱兵器時代,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為什么西方殖民者就那么一點人馬,卻能迫使一個又一個地方成為其殖民地?就是熱兵器作戰(zhàn),能打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種認知。 如果熱兵器軍隊運用的好,無損打敗冷兵器部隊都不是不可能的。 當然,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人。火藥不行,火器容易炸膛,軍卒沒有訓(xùn)練,對上一群訓(xùn)練有素的冷兵器軍隊,一樣是要挨打的。最好的例子,便是明末軍隊對上遼東建虜,至少初期是這樣的,后來建虜還學(xué)會了使用火器,那就是進化了。 在這個位面上,燧發(fā)槍和神速火炮,或者轟夷大炮等等,都是領(lǐng)先了整個世界幾百年的,并且這時候的大明軍隊,不管是將領(lǐng)也好,還是將士們也罷,都是能打仗的。 張一凡想不出在這樣的條件下,有什么理由不去教訓(xùn)高麗棒子一下! 不過,此時,他見最熟悉遼事的馬云,還是再三反對奇兵攻打高麗都城,便知道其他這個時代的將領(lǐng),怕也都不會同意。也就朱棣這個老六,熱血沸騰的,就想著立下一份天大的功勞證明自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