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神兵天降-《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2/3)頁
以徐達的本事,在了解新式火器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一一說出破解之策,頓時讓在場的這些明軍將領,有不少都冷靜了下來。
沒錯,這一次之所以如此大捷,在幾倍的敵軍中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視他們于無物,歸根結底還是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如果遇到真會用兵的敵人,了解己方底細的敵人,那肯定不會那么輕松了。
一如魏國公所說,火器部隊還非常依賴于后勤,如果被優勢敵人圍在野外,耗盡了彈藥的話,下場就是非常危險的了。
此時,徐達看著他們的表情,都已經聽進去了。心中欣慰的同時,便又說道:「不過我們既然有優勢武器,那就要利用起來,發揮優勢武器的長處。等以后,軍中配備新式火器的比例會越來越多,戰法肯定要有所變化。諸位不妨想想,以后我們打仗,該如何打才能發揮己方之長處?」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又補充說道:「我想了幾點,供諸位參考……」
藍玉一直認真聽著,結合自己指揮的戰事,更是有感悟,也比其他將領更容易接受新式戰法。等聽了一會,聽到其他將領所說,皆沒有新意時,他的思緒便飄了。腦海中想著燕王殿下那邊不知道如何了?該是已經在打了吧?………………
他沒估計錯,朱棣領著人馬,坐水師戰船日夜兼程,已經趕到了江華灣。
江華灣以漢江口為中心,北起長山串,南到泰安半島。寬約125公里,海岸線長1,415公里,水深5.3—5.5米。島嶼棋布,江華島、大阜島、靈興島、龍游島、德積島較大。漢江、臨津江、禮成江等流入。
這其中,漢江在這個時代稱之為開城江,發源于朝鮮半島中部的萬壽山脈,流經開城,最終注入黃海。
開城江全長約250公里,是朝鮮半島西海岸最大的河流之一。該江河水平靜穩,沿江兩岸有肥沃的平原和丘陵地形,也是當時的交通要道,連接著朝鮮半島內陸和黃海海域,方便了貿易和人員往來。
高麗的都城開城,就坐落在開城江的江邊,離江華灣只有四十里路而已。
開城,說起來也是歷史悠久了,在原本還是百濟時就有了,經歷過高句麗和高麗。不過曾經被遼國攻陷過,幾乎全毀。如今的開城,是高麗國王征發丁夫三十萬四千四百人修建的。
新的開城,城基周二萬九千七百步,門二十二門,可以說是高麗規模最大,城池也是最堅固的了。
這里就算在后世,其實也是很有名的地方。
附近有漢城,還有仁川以及板門店,還有非常有名的人參,也就是高麗人參,就在開城這邊出產的。
當朱棣領著上千艘戰船,突然出現在江華灣的時候,這里的高麗人,不管是在江華島上的,還是海上船里的高麗人,全都驚呆了。
就算是去年倭寇最為猖獗的時候,也只是在全羅道那邊,未敢到江華灣這邊來的。
「這不是倭寇的船,怎么回事?」
「倭寇肯定從南邊過來,哪有繞到北邊過來的道理,肯定不是了
!」
「倭寇的船,根本不是這樣的。而且從北邊過來,該不會是大元帝國的船吧?」
「他們來干什么?我們大王不是臣服他們的么?派這么多船過來,難道是幫我們打倭寇?」
「不是,看到那些旗幟了沒有?看著不像啊,好像不是大元帝國的!」
「就聽說以前大元帝國要攻打倭國的時候才有船,以后從來沒有船來過。這不是大元帝國的船?」
「對了,好像大元帝國被一個叫大明的國家給趕出去了。前幾年的時候,那個國家還派使者過來過,就是坐船的,不過好像被我們王上殺了!」
「…………」
這里的高麗人,大都是沒有見過世面的,哪怕看到朱棣已經亮出了旗號,但是他們也沒幾個人猜出這支船隊來自大明帝國,更不知道,這支水師是基于什么目的到這里來!
對他們來說,這種和外國的關系,不是他們操心的,甚至大部分人還壓根不知道有大明帝國的存在。在他們的認知中,也就是對倭寇會恐懼,因為高麗一直以來,受到海上的侵襲就只有倭寇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