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摧古拉朽-《明初:開局救了個公主》
第(1/3)頁
張一凡的來信中,把朱棣給他說得情況給徐達轉述了一遍,然后也講了他的計劃。
張一凡認為,當前之計,是大明吞并高麗的最好時候。只要徐達這邊配合得當,就能為大明朝開疆拓土而不用花費多少力氣。
具體的措施,就是要徐達這邊利用朱棣的消息,盡快消滅或者驅逐納哈出的勢力,然后揮師動向,進入高麗,配合朱棣在高麗推行糧田歸公分配法。
張一凡說,高麗國內的土地兼并非常嚴重,普通百姓猶如奴隸一般好無尊嚴可言。因此,糧田歸公分配法能爭取到高麗民心。如此一來,又有軍隊鎮壓,那些高麗目前既得利益者就翻不起什么風浪。
徐達看完了張一凡的信之后,自然也給手下人轉述他的建議,頓時引得大堂內所有將領,就差嗷嗷叫了。
以前的開國元勛立下的功勞,多是從蒙元手中奪回屬于中原的地域而已。當然,這種功勞也是很大的。但是,架不住所有開國將領所立下的功勞,都是這種功勞。相對來說,就不突出了。
而如今,如果能吞并高麗,那和以前的那些功勞可是完全不同的。
要是,高麗這一塊土地,以前中原王朝,哪怕最鼎盛的幾個朝代都是納入統治,卻費時費力,甚至還有因此而亡國,還不一定能成。
而如今,按照大駙馬所言,那是有一個天大的機遇擺在了他們的面前。
燕王殿下千里突襲高麗都城,把高麗整個朝廷都給端了。如果這個時候再里應外合之下,再用上大駙馬的土地點子,那完全可以遇見,吞并高麗肯定會輕而易舉的。
因此,就算平時比較冷酷高傲,不怎么喜歡說話的藍玉,都是跟著其他將領喊著,要求立刻出兵攻打蒙古人。
“國公,末將愿領本部人馬,滅了城外不愿歸降的蒙古韃子!”
“國公,末將愿意領兵攻打納哈出,不勝不歸!”
“國公,只要給末將三千騎軍便可,末將愿立軍令狀!”
“……”
士氣可用!徐達看著堂下的這些搶著請戰的將領,心中點評一句。
其實,說實話,眼前這一幕,和他領兵打仗,或者說和大明皇帝領兵打仗的風格,真得是區別太大了。
徐達和朱元璋都是一樣,講究得是堂堂正正之戰,積蓄己方最多力量,用絕對實力去碾壓來保證最大可能性的勝利。而不是劍走偏鋒,行詭行奇之道。
比如說,如果按照徐達自己的打法,這遼東一戰都不可能這么大,而是會繼續積蓄兵力,至少能保證足夠多的兵力之后,才會出關攻打納哈出的。
結果,碰上了燕王朱棣和大駙馬張一凡之后,風格就完全變了。
少于敵軍幾倍的兵力,就敢出戰;甚至更敢搞千里突襲,用水師孤軍深入,去攻打高麗的都城。
一開始的時候,徐達對于這種有別于他的做法,都是深感憂慮的??山Y果卻證明,這種有別于他的打法,卻是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戰果。
為此,徐達好些天來,一直在總結不同戰法的經驗得失,最終,他還終于找到了說服自己的理由。
所有這些不尋常的戰法,最大的因素,都是來自于大駙馬張一凡。也正是他,保證了戰事的勝利。
表面上,好像這幾次戰事,都是以少勝多,是冒險之舉。但是實際上,徐達也想通了,在大駙馬的幫助之下,其實朝廷官軍這邊,都是具備了絕對的實力,因此才有碾壓敵軍的戰果。
不要看表面兵力少于敵軍,可軍隊的絕對戰力,那是絕對要強于敵軍的。就大駙馬發明出來的信號塔,新式火槍,還有各種新式火炮,以及車營和鴛鴦陣的戰法,那都是幾倍提升戰力的。
兵力雖少,綜合實力卻遠強于敵人,勝之又如何會意外?
兵貴精,不貴多,就是這個道理了。
只是,其他人做不到這一點,就只有大駙馬才能把朝廷官軍的戰力,提升到敵人遠遠不及的程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