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吳琳看見這一幕,卻是不由得暗自慶幸起來。 看來有時候嘴巴慢一點,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因為他心中所想的替代物,也是鹽。 只是還沒來得及說出來,就被李善長給搶先說了。 “本公子不是已經告訴你們了嗎?能成為大明寶鈔錨定物的東西,必須滿足四個硬性條件。” “大明如今對鹽的提煉之法,各地都存在差異,有些地方的鹽甚至會導致食物中毒,有些地方的鹽非達官貴人壓根就吃不起。” “就這一點,便可以直接宣布無效了。因為鹽的價值沒辦法統一。” “何況這玩意也不便于保存啊,遇到水火都會瞬間消失,天氣的好壞便能決定損耗的大小,并不方便保存。” “四個硬性條件,兩個都不符合,這玩意怎么能成為大明寶鈔的錨定物?” “李不舉,你咋想的?” 朱英翻了個白眼。 鹽不能成為替代物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朱英對于鹽的提煉技術,遠遠領先于現在的大明,只要自己愿意,隨時都可以用來大賺一筆。 一旦這玩意成為大明寶鈔的錨定物,那不是自己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斷了自己的財路嗎? 何況較之鹽,完全有更加合適的替代物。 因此朱英想都沒想,直接否決了李善長的提議。 “原來如此!” 李善長老臉一紅,卻也沒有生氣。 甚至覺得皇長孫說的很有道理。 雖然自己七老八十了,但確實沒有皇長孫見多識廣,看的通透,不承認不行啊! “既然如此,那用什么比較好呢?” 朱標見朱英奚落李善長,當即站了出來,將話題重新拉回到正軌上。 “很簡單啊,對于如今的大明而言,最佳的替代物就是糧食。” 朱英淡淡一笑。 啥玩意? 糧食? 眾人聞言,確實紛紛面面相覷,旋即一臉的不解。 大明雖然缺錢,但特娘的也缺糧食啊! 就拿北方來說,一畝小麥種下去,能收個三百斤已經算是燒高香了。 南方雖然水稻收成好一點,但一畝撐死了也就收個五六百斤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