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漢人王朝最后的榮光。 開局一個碗,結局一個國。 他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跌宕起伏、波瀾壯闊、浩浩蕩蕩。 從一個小小的乞丐,一躍而成為開國之君,乃華夏數千年來的第一人。 盡管他當了皇帝之后,限于出身微寒,他制定了許多如宗室制度、如戶籍制度等等錯誤國策。 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他推翻蒙元、恢復華夏漢人統治,極大的增強了民族自信;又收復原本丟失了四百余年的幽云十六州,統一天下,更是功績甚偉; 政治上強化中央集權制度,廢除丞相和行中書省,設三司分掌地方權力,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民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減免賦稅,丈量全國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大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等等。 這樣的豐功偉績,足以當得上千古一帝之稱。 如今,這位千古一帝跪倒在李長生的面前,請他賜教。 「你先起來,這不是你的錯。」 李長生大袖一甩,將他扶起。 「這就是人性,世間沒有完美的制度,任你制定的國策再完美,也會被官員鉆空子。」 隨后,他站起身來,負手而立,說道:「而且,哪怕有完美的制度,也要看繼任之君是否與你同心同德,誰敢保證后世之君都老老實實聽從開國君主的話呢?」 「要知道,華夏數千年以來,許多繼位之君上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翻前任的政策,以顯示自己的英明。」 「這是一個很難破解的難題,無論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照樣無法避免這一點。」 李長生搖了搖頭,對朱元璋說道。 治理國家的,一直都是靠人,而不是靠制度。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還能被尿給憋死? 所以,再好的制度也會被人找到空子,利用制度的空子行不法之事。 「啊.....難道就連圣父您......也沒有辦法么?」 朱元璋聽后,雙眼逐漸失去了神采,喃喃道。 初始之時,朱元璋初登皇位,他是驕傲且自信的。 見長生圣父降臨,他的心里很激動,若非多年來的上位者生涯使他強迫自己冷靜,怕是早就手舞足蹈了。 祭天登基,人族圣父降臨,這說明圣父對他皇位的認可,試問上溯幾千年,有哪個皇帝得到過圣父的認可? 后來,圣父帶來來到了思州邊遠之地,問及百姓的生活好壞,朱元璋自信爆棚,自然是極盡美好之詞。 在他想來,他朱重八當了皇帝,又深知民間疾苦,自然會想盡辦法對天下百姓好,嚴懲貪官污吏。 不說什么名垂青史,他朱重八不在乎,他只是想這么做,就這么做了,僅此而已。 但沒想到,圣父施展大神通,讓時間加速,他看到了未來,也見到了《大明律誥》。 未來的發展變化,讓朱元璋有些始料未及,更是難以自持,差點崩潰。 這一切,不禁讓朱元璋捫心自問,他這個皇帝,難道就當得這么不稱職嗎? 于是,他放下皇帝的架子,跪下來哀求長生圣父,想得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法。 他這么做,雖然有自己的私心,為了朱家的統治,但也顧全大局,更是為了天下百姓。 豈料,圣父竟直言不諱,告訴他世間并無完美的制度,幫不了他。 這一刻,朱元璋徹底失望了。 「世間沒有完美的制度,但不代表貧道幫不了你,否則的話,貧道為 何要降臨?」 朱元璋的心情哪能瞞得過李長生的法眼,他掃了一眼,不禁有些好笑,輕聲說道。 聞言,朱元璋雙眼一亮,瞪得老大,心情就好似坐過山車一般。 「請圣父教咱!」 他當即鄭重的懇求道。 「不急不急,你再陪貧道四處走走。」 李長生搖了搖頭,沒有告訴他該如何解決。 大手一揮,拉著朱元璋離開了此處。 ....... 直播間。 「世間哪有什么完美的制度,即使是朕組織了華夏史上的眾多人杰,也無法制定出絕對完美的制度。」 看到直播間里的情形,嬴政感嘆道:「只能說,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新 「確實,人心是會變的,環境也非一成不變,制度也應該跟著變,而不是將祖宗之法奉為圭臬。」 葉凡點了點頭,贊同嬴政的話。 「人啊,是世間最為復雜的動物!當饑寒交迫之時,有口飯吃就很滿足了;當吃飽喝足之后,又想著錦衣美食;當生活無憂之時,又想著攫取更多的財富甚至是權利;哪怕到死的那一刻,人的欲望也有如一個無底洞般,無法填滿。」 寇仲從小是乞丐,后面又當了八十多年的皇帝,可謂見慣了人情冷暖,也見慣了人心險惡,最有發言權了。 「嗯,我所在宇宙的億兆生靈也是一樣,這就是人性!」 掃了一眼自己創造的宇宙,林蒙肯定的說道。 「老道倒是有不同的看法,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正是這永遠得不到滿足的欲望促使著人前進,才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演化出更為精彩的文明。」 張三豐捋著胡須,淡淡地說道。 「人生在世,匆匆百年,有的人永遠都得不到滿足,還有的人小富即安,倒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船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