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生日快樂-《陸家嘴天使》
第(1/3)頁
在浦東的外高橋成為自由貿易區之后,貿易區隨后又經過一次擴區,使得自貿區的范圍包括整個浦東。
作為上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GDP貢獻最多的城區,浦東比大多數中國的城市還要大,比香港更具規模。因此這一次擴區其實是相當于把自貿區擴大到了一個城市的規模。
然而,自貿區運行幾年以來,對于安康這樣的陸家嘴投資人而言其實并沒有收獲他們預期的效果。原本以為上海自貿區會完全取代香港,甚至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的地位,當然實際上自貿區和安康他們理解的不一樣,也和絕大多數人理解的也不一樣。
安康依然清晰地記得那一天在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園中,無數企業界、金融界人士聚集一堂,聽權威人士來解讀自貿區的政策。安康也和同事一起研究過負面清單的實際效力。但其實這個自貿區更多的是有利于外貿、運輸等行業。金融行業的開放程度還是十分有限的。畢竟,安康專注的金融行業主要是并購,而不是保險、保理、融資租賃、供應鏈金融那些。在加快了行政辦事流程但卻依然處于監管之中的自貿區,并沒有香港、避稅的天堂的感覺。
因此,2019年上海臨港區域成為自貿區的新片區,在安康的個人理解來看,并不是為了使臨港新片區獲得比自貿區更大的自由度,而是為了使偏居一隅的臨港成為上海發展的新動力。
畢竟,上海及其近郊無論是土地資源、人力資源都已經難以支持上海的快速發展。人口大量集中、通勤時間加長又對民生造成負面影響。大城市病在上海愈演愈烈。
擁有大量土地資源、靠近進出口深水港、遠離上海城區的臨港則成了上海發展衛星城的新目標。
當然,臨港離上海的距離實在是過于遙遠。因為歷史的原因,臨港與上海除了一條高峰期錯過四、五趟車才能擠得上的16號線以外,并沒有其它快速交通。
要發展產業就要吸引人才,要吸引人才就要發展產業。因此,在臨港新片區,產業政策和人才政策是并舉的,而且相關的政策和上海完全不同。
外地人比較關心的身份問題和上海人比較關心的房票問題,在臨港都有通融的辦法。不管這些人抱著什么樣的初衷,先把人吸引過來再說通常是最好的手段。否則的話,連展現的機會都沒有。
在這兩個政策的加持下,為入駐臨港的產業園區和企業招攬人才提供了一個綠色通道。當然最令人振奮的是企業的大手筆投資。比如,特斯拉在臨港的上百億投資就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應。特斯拉工廠從開工到整車生產只用了一年時間。與此同時,周邊產業鏈配套也形成了一定的雛形。
安康當然在幾年前就看好了新能源車與特斯拉投資臨港的機會,并且提前做了產業布局。在特斯拉建廠的過程中,安康就已經帶著相關企業去臨港進行投資或進行研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