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 一盤散沙-《了不起的物業人》
第(1/3)頁
最后,張妍說了一句公道話:“園區消防安全需要大家的關注與配合,發現消防隱患,大家也可以及時與物業聯系,消滅火災,造福子孫。”
有人終于忍不住又插了一句話:“我們小區業主確實是不夠團結,一盤散沙,基本上都是在群里抱怨,一說一起去管理處反映情況,回應的只有那兩三個人。這炒物業的事情都說了好幾年了,可實際呢?”
張妍感受最深,每次小區有什么問題會出面找管理處解決的都是那幾張舊面孔,沒有新力量支持。
道理誰都知道,抱怨解決不了問題,只有付諸行動才能解決問題。
“張姐都說了很多次了,我們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成立業主委員會。”二期1312業主忍不住發話。
“天天喊有什么用,又沒人組織起來。”
“我愿意湊點經費,請人幫忙組織跑腿,牽線,把業委會這事促成。”
有經濟能力的業主提議他肯出點錢。
“整個S市小區管理,符合業主切心利益的當屬我們附近的那個商海大廈,最成功的業主委員會也是它那個業主委員會。”
這個小區的管理的確在整個S市有名,包括物管公司怎么管,管到哪個程度,都有詳細的標準。對小區的資源方面,物管公司和業主之間的利益分配也有詳盡的操作章程。
“要建設好自己美好的家園,前提是有一個好的業主委員會,時刻監管著物管公司按規則運營。建議有熱心的群員可先到樓上鄰居說的那個小區,去他那業主委員會取經,然后擬出方案,成立業主籌備群。”
“天天喊又沒人組織起來。這群主應該歲數挺大了吧?感覺這群不大活躍,我壓根不知道這個群,成立來做什么的。”
有鄰居又重復了那一句話。
“這個群是用來擺設的嗎?成天就是聊婆婆媽媽的,不如改成生活聊天群好了。”
現實生活已經夠煩的了,還在網上聽一群人抱怨生活。
沉默了很久的張妍,忍不住往群里解釋一下:“我們小區畢竟比較特殊,因為一期出租戶太多了,很多業主沒在這群里,就算在的他們也不管事。去年年初的時候,我和幾個熱心的鄰居,組織過也每戶派過傳單,最后還是沒有多少人參與,況且成立業委會,街道辦那邊也需要流程的。”
她想想這事的參與度,心里就不覺來氣。
那次,群里響應的人有五十來個人,她還特意數了下人口,可是真到了約好的那天,只來了三個人。
你說,氣不氣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