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吳燦明要收徒-《全民中醫》
第(1/3)頁
“對,患者的情況正是癌癥術后正氣受損,足冰涼正是陽虛。”
吳燦明點了點頭:“那么什么是陽虛什么是陰虛呢?”
說著,吳燦明看向陳略等人:“陽虛和陰虛的一些臨床癥狀咱們不少人都知道,可兩者具體怎么區分,有什么不同,在實際的臨床中,怎么判斷陽虛和陰虛呢?”
“這…….”
一時間,眾人都有點沉默。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陽虛和陰虛,別說他們這些醫學生了,就是一些常年臨床的醫生都有點搞不太明白,最多也只能根據癥狀來判斷。
可要是追根究底,還真比較復雜。
尚學文微微沉吟,這個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可要是答得好,也能證明本事。
“你們誰能知道?”
吳燦明笑著問。
因為患者并非急癥,所以這會兒吳燦明也不著急,正好借著真實病案,來給學生們好好上一課。
“陳略?”
吳燦明笑著問陳略:“你怎么理解的?”
對于老師來說,提問的時候,往往習慣性的就喜歡點名自己喜歡的學生,平常表現好的學生,特別是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情況下。
“陰陽是相對的說法,并非恒定不變。”
陳略道:“水為陰,火為陽,靜為陰,動為陽,那么放在人體,我覺的人吃進東西,吸進氧氣,通過腸胃的生物轉換,就會產生能量,這種能量,就是人體之火,生命之火,這就是人體的陽氣,而血液、體液這些就是人體的陰。”
“陰在陽的推動下運行,從而產生陽,陽又產生陰,周而復始,形成循環,就像吳老師昨天說的天地人三才,天地人獨立卻又相互依存。”
說著,陳略道:“就像水變成蒸汽上升成為云,之后又變成雨落下,周而復始,形成一個循環。”
“那么什么是陽虛,什么又是陰虛呢?”
陳略繼續道:“如果說陽是火,陰是水,就像是煮飯一樣,陽虛就是火不夠,如果火不夠的話,水燒不開,飯也做不熟。”
“人體也一樣,如果一個人的陽氣不足,人就會運化不好,人就會濕重,身體發胖,舌頭發胖,大便多不成形。”
“反之,如陰虛就是水不足,水不足的話,煮的飯就很干,也容易夾生,放在人體,人就會顯得很瘦,并且容易口干和便秘…….”
“沃日!”
呂云海震驚的看著陳略。
陳略的這個舉例簡直太形象了,可以說用非常生動的一個例子,把陽虛和陰虛解釋的非常清楚。
陳略繼續說道:“陰虛不能制火,說的也正是這個道理,水不足,火太旺,陰陽平衡就被打破了,陽虛,水太盛,往往動力不足,也就表現為精神不振,畏寒怕冷。”
陳略最初說的時候,韓自明和魏建剛都不以為然,可隨著陳略開始舉例子,并且更為形象的說明,兩個人都驚呆了。
一位大一新生,能把陰陽理解的這么通透,這比陳略剛才診脈還要讓人吃驚。
要知道,陰陽是中醫最為關鍵的,從大類來說,萬事萬物先分陰陽,只有先吃透陰陽,明白什么是陰,什么是陽,才能真正的明白中醫。
中醫中又有說“陰陽一調百病消”,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陳略說的非常好。”
吳燦明是越發欣賞陳略了,他之前說陳略在很多認知上和他相似,真的不是亂說的。
雖然就中醫基礎理論方面,現在教育學的很多東西都和中醫關系不大,但是也并非毫無關系,文化課成績好,理解能力往往強,是很容易想明白一些道理的。
在這方面,陳略就能通過一些簡單的例子,從而去想明白中醫里面的一些理論和說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