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 四十 章 無忌有忌(9)-《逍遙英雄傳》


    第(3/3)頁

    “此事愛卿你多留心吧,務(wù)必促小猴子把此事辦妥。”

    “臣----遵旨!”何文燦剛起來又恭恭敬敬拜伏下去。

    “去吧。”朱元璋揚(yáng)揚(yáng)手。

    “臣----告退。”

    這夜,朱元璋果然來到李貴妃所居的翠芳齋,正趕上李貴妃和唐韻正在下棋,見他進(jìn)來,連忙將棋枰抹亂,跪下迎駕。

    “你們怎么不下了?快快,平身平身,你們只管下你們的,朕看看便行。”朱元璋連連搖頭笑道。

    “這如何使得?萬歲此言臣妾萬萬承擔(dān)不起。”李貴妃連忙低頭道。

    “呵呵呵。朕只是說笑罷了,愛妃平身吧。唐姑娘,你是客,快快平身。快扶唐姑娘起來。”這后邊一句自然是對旁邊的宮女說的。

    “多謝萬歲爺。”兩人又是一磕頭,站起身來。

    “唐姑娘,怎么樣?這宮里還住得慣嗎?”朱元璋笑問道“多謝萬歲和娘娘的照拂,民女在這住得還好,民女謝過萬歲爺。”唐韻說著又要拜倒。

    “好了好了,不用多禮了,后宮之中不用這么客氣。”朱元璋笑道:“待小猴兒替朕把事辦好了,朕一定親自替你們主婚!”

    “民女叩謝萬歲。”

    “不過要是小猴兒沒辦好差事,那可就別怪朕對他不客氣了,呵呵。到時唐姑娘要罵就去罵那小猴子哈。”朱元璋眼睛盯著唐韻,有意無意笑道:“對了,還有你爹爹,朕已專門修書,也望你爹爹能遵旨行事,否則這唐門……”朱元璋有意一頓,不再多說,揚(yáng)聲笑道:“李貴妃,都說你手藝精巧善做糕點(diǎn),今天都有些什么啊?拿出來讓朕也嘗嘗?”

    “萬歲此言令臣妾惶恐萬分。”李貴妃笑道:“若早知陛下要來,臣妾便早早備好巴結(jié)了,今日剛巧只剩下幾塊點(diǎn)心了,還是昨日所做,不新鮮了,若萬歲爺想吃什么,臣妾這就親手現(xiàn)做去,只是萬歲爺恐怕要稍待小半個時辰了。”

    “哦?現(xiàn)做?這朕倒是沒看過,正好見識見識愛妃的手段。”朱元璋正考慮如何單獨(dú)向李貴妃交代唐韻之事,便順?biāo)浦坌Φ馈?

    李貴妃不知就里,忙笑道:“這如何使得?廚下臟污難堪,萬歲爺如何能去那里?再說萬歲爺處理朝政,十分疲累,還是先坐下休息,只要小半個時辰,臣妾保證能讓萬歲爺吃到新鮮的糕餅。”

    “愛妃不必多言,今日正好開開眼界。走,愛妃前邊帶路,朕要看你親自動手!”朱元璋不由分說笑道。

    眼看擋不住,李貴妃只好道:“那臣妾便失禮了。唐姑娘,你暫且在屋中稍坐片刻。來,皇上,請這邊走,臣妾帶路。”

    果然,過了大約一個時辰,朱元璋和李貴妃便并排一齊回轉(zhuǎn),朱元璋一邊走還一邊端著小盤子吃著糕點(diǎn):“嗯,愛妃手藝確實不錯,不輸于宮內(nèi)的御廚啊。”

    “皇上如此贊譽(yù),臣妾實是擔(dān)當(dāng)不起。”李貴妃連忙拜倒在地。

    “哈哈哈,快起來快起來,朕只是實話實說罷了。”朱元璋朗聲大笑。

    “若是皇上喜歡,臣妾日日做了供皇上享用。”李貴妃說著又是一曲膝。

    “呵呵。愛妃,你可知朕今日來此所為何事?”

    李貴妃眼珠子一轉(zhuǎn),立時醒悟:“是和韻兒姑娘有關(guān)?”

    “哈哈,正是,愛妃果真是冰雪聰明。”

    “臣妾恭聆圣諭。”雖得朱元璋贊許,李貴妃卻是毫無喜色,心中甚至涌起一陣失望,還帶著些許醋意,臉上卻是不敢絲毫表露,恭恭敬敬曲膝低頭道。

    “唐姑娘的來歷愛妃你也略知一二,朕曾親許她和朱文羽的婚事,但須得等朱文羽替朕辦了一件重要差使之后,朕再親自替他二人賜婚。朕想要愛妃和唐姑娘多聊聊,命她督促朱文羽快點(diǎn)替朕辦好差使,若是不然,朕可要治他個有意拖延之罪!”

    “臣妾明白,臣妾一定為皇上分憂。”李貴妃忙道。

    “嗯,此事若是辦得好,朕定有封賞。”朱元璋笑道。

    “臣妾先謝過萬歲。臣妾一定竭盡綿薄之力。”李貴妃又是一曲膝。

    “韻兒,雖然是皇上下旨令哀家收你為義女,但韻兒你和我說一說,自你住進(jìn)宮來,哀家待你如何?”第二日一早,李貴妃便迫不及待地叫上唐韻一道去后花園散步,有意支開宮女,和唐韻一邊走一邊道。

    “自韻兒入宮來,娘娘對韻兒多有照拂,韻兒心中實是十分感激。”唐韻忙道。

    “你和朱大人的婚事,皇上曾金口御允,答應(yīng)以后以公主之禮送你過門,大明建朝十余年來,還從未見過皇上給過誰這么大的恩寵。”

    “皇上對唐韻和羽哥之恩,唐韻也定然矢志不忘。”唐韻知道李貴妃將宮女差開,定是有什么私房話想對自己說,一邊應(yīng)著一邊暗自琢磨。

    “可是昨日皇上來翠芳齋,偶爾和哀家聊起此事,皇上對你二人都頗有些微詞啊。”

    “朱大人奉旨出征清剿亂匪完勝而歸之事朝野震動,連哀家素居深宮之中也是時有耳聞,實是年輕有為,不愧朝廷棟梁之材。皇上歷來對朱大人都是青眼有加,十分倚重。”李貴妃看一眼低頭而行一語不發(fā)的唐韻,續(xù)道:“故而才給了他一個更為緊要的差使。哀家雖不知詳情,但卻知皇上對此事實是十分在意,但偏偏卻聽說朱大人居然故意懈怠拖延,抗旨不遵,還以種種借口推托,實令皇上十分失望。”

    聽到此處,唐韻突地抬起頭來,臉上略顯緊張之色。

    “昨日和哀家提起此事,龍心頗為不快,若非哀家竭力勸解,只怕就要發(fā)作出來。韻兒,哀家收你為義女雖因圣旨而起,哀家也大不了你幾歲,但這些日子來,哀家也算是把你當(dāng)成一家人一樣,有幾句話哀家如哽在喉,不吐不快啊。”

    “娘娘對韻兒情深恩重,在韻兒心中也早已將娘娘當(dāng)成自己的親人,娘娘有話只管訓(xùn)示韻兒便是。”唐韻低頭道。

    “你能這么想便是最好。哀家是想,韻兒你和朱大人情投意合,可不能眼看著朱大人糊涂行事啊。自古道夫榮妻貴,做女人的一輩子還不是都系在丈夫身上?丈夫富貴封侯,做女人的便是享不盡的榮華,若是丈夫辦事不力惹得皇上震怒,弄不好丟官喪命,家里的女眷便要被充為官妓,受盡凌辱生不如死,夫妻本為一體,丈夫行事不明,你這當(dāng)妻的便得時時規(guī)勸才是。如今朱大人有意抗旨,你為何不勸勸他呢?”李貴妃說著說著已停了下來,轉(zhuǎn)過身來正看著唐韻。

    “娘娘有所不知,皇上命他……命朱大人去……”唐韻低聲嘟道。

    “要辦什么差使哀家不知道。”李貴妃打斷道:“哀家只知道自古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命大于天,更何況當(dāng)今皇上圣明,要朱大人辦的自然是于君于國于朝廷都十分緊要的大事,朱大人實是不該推諉拖延,朱大人一時糊涂,韻兒你可不能糊涂,該多加規(guī)勸才是。”說到后來已是十分鄭重。

    “皇上對……他……很生氣?”

    “倒也不至于很生氣,畢竟皇上還是十分看重朱大人的,只不過朱大人若是一再拖延,圣心難測,這……”李貴妃欲言又止。

    唐韻聽得心急:“那怎么……”正待開言,旁邊一個宮女過來曲膝道:“回娘娘,朱文羽朱大人求見。”

    [本書首發(fā)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nèi)容!]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