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打藤-《港片宇宙之靚坤》
第(1/3)頁
典獄長訓完話之后,就徑自趾高氣昂地離開了。
那個一臉陰鷙的獄警開始自我介紹:“我是赤柱監獄四大監區的北區監護科長,我叫陳國雄。你們這些混蛋很走運,被分到我的環頭。跟我來。”
紅孩兒小聲對靚坤說道:“坤哥,這個混蛋在外面被人砍過,所以對我們這些落難中人特別狠,我們都叫他‘烏鴉’——聽到他叫喚, 準沒好事。”
……
跟在烏鴉身后來到北區,按照各監倉的空床位數量,烏鴉隨便把這一批“新生”分派到各個“班級”,命令道:“三分鐘把你們的東西放好,然后回到操場上集合。”
靚坤拿著草席、枕頭、被子、臉盆、毛巾、杯子、牙刷,走進分配給自己的監倉。
幾個熟人都和靚坤被分配到同一個監倉。
一進監倉,傻強就自告奮勇地拜碼頭、報字號——當然, 他報的是靚坤的字號。
于是,作為香港有數的大社團洪興有數的高層, 靚坤得到了“頭板”的優待——監倉門口上下鋪的上鋪。這可是塊風水寶地,要知道監倉的廁所就在最里面,又沒有抽水馬桶。
靚坤的下鋪就是傻強。
至于紅孩兒、陳律師等人就沒這么好命,直接被分派到了離廁所最近的上下鋪。
……
放好東西,回到操場,蹲下來聽烏鴉訓話。
烏鴉訓完話之后就是點名,點的都是剛才叫了飲料的囚犯,“被點到的人,到打藤房打藤。”
“打藤”是指笞刑。笞刑在中國古已有之。而香港所施行的笞刑,則源于英國的習慣法。早年間,英國殖民者以笞刑來對付印度等殖民地的罪犯,其后以“中國犯人雖不怕死,但最怕肉體上痛苦”的借口引入香港。1865年,香港正式立法規定:對監管的犯人和使用暴力侵犯他人者,除一般判刑外,更可判處公開笞刑。
——與之相對的, 早在1721年,普魯士選帝侯腓特烈一世頒布法令, 規定酷刑只能在他本人親自審查案件后才能決定是否采用。1754年,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完全廢除了酷刑。
1734年,瑞典成為第一個廢除任何形式任何目的酷刑的國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