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05章 馬其頓方陣-《冉魏霸業》
第(2/3)頁
那么魏軍要如何對付波斯人的長矛陣呢?
“噗嗤嗤!……”這時,已經有魏軍的鐵騎兵吃了這種“馬其頓方陣”的苦頭,戰馬一沖上去,瞬間就被捅成了馬蜂窩,鮮血淋漓,死得那叫一個慘!
“放箭!”
關鍵時刻,負責帶頭沖鋒的冉恪就一聲令下,命令將士們放箭。
“嗖嗖嗖!……”
一片箭雨落在了波斯人的方陣里面,但都被其長矛陣掃開了。
波斯人的這種方陣基本上由四個兵種構成,一種是常備兵,數量較多,攜帶18英尺的馬其頓長矛,雙手操作。長矛末端有配重利于平衡,兼做長矛折斷時之備用武器。還有直徑2英尺的圓盾。
方陣中士兵們手中的盾牌在保護自身左側的同時也掩護了相鄰戰友身體的右側,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將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
第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半蹲著,將長矛對準前方,而第二排士兵則是將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這樣可以增強正面對騎兵的殺傷力。而整個方陣戰術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協力、齊頭并進,臨陣脫逃者會受到最為嚴厲的懲罰!
第二種是輕裝步兵。
這個兵種的矛的長度短一些,盾的直徑大一些(可以遮住跪著的士兵的全身),盔甲稍輕一些。機動性更好。
第三種是騎兵。
基本上是由年輕貴族組成的重騎兵。手持一根馬其頓長矛。等待作戰時,往往將長矛擱在肩上,矛頭稍向下。
沖鋒時,長矛向下方刺出。刺中第一個敵人后,往往讓長矛留在他的身體里不再拔出,然后,再用刀劍繼續進行戰斗。等到戰斗勝利結束后,再去找回那些長矛。
這最后一種則是輔助兵,其裝甲很輕甚至無甲,以標槍,弓箭和投石器為主要兵器。
波斯軍外圍的殘兵敗將已經被清除了,但是魏軍遲遲不能破得了波斯人的這種詭異的方陣。
冉閔看見波斯人的這種方陣,就不禁高呼道:“這是馬其頓方陣!”
“陛下,什么是馬其頓方陣?”身邊的荀稷不清楚,于是詢問道。
“馬其頓方陣,這種方陣戰術在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和他的繼承者亞歷山大的時代發展到了頂峰。其基本隊形變為手持六米長槍的十六人縱隊,并有騎兵和排成松散隊形的輕步兵掩護配合。各兵種有機結合成原始的多兵種混成部隊,在亞歷山大的東征中發揮了巨大的威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