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許都。 內城荀氏府邸之中。 這一夜家宴。 荀彧和荀瀟在其上,宴請了族中的親朋,以告慰先祖,以慶賀天子東歸。 同樣也是慶賀荀氏逐步壯大,已然不是亂世剛起之時的沒落家族。 光是為令君的荀彧,令尚書臺之事,又得封列侯,這等成就已經超過了諸多先祖,更別是荀瀟和荀攸了。 一門三英杰。 荀瀟升任了五官中郎將,死士營可擴軍,得封綏亭侯。 但是今夜,他卻是最悶悶不樂的那一個。 “二叔,怎么不開心?” 荀攸湊過來敬酒。 這時候,其余的荀氏與外族親朋都已經走得差不多了,是以他們三杰自然好商議。 荀彧不喝酒,所以此時已然還是很清醒,倒是荀瀟已經有點臉色發紅了。 他嘆了口氣,看向荀攸,叔侄倆眼神對視了片刻,荀瀟發現這侄子的眼神,如今似乎出現了一點點變化。 以往那種蔑視之中帶著些許期待的光芒已經不見了。 現在就是多了幾分崇拜。 “公達,別喝了,再喝真的要玉玉了。” “二叔怎么還,不高興呢?” 荀攸笑容僵硬了一下。 心里覺得離譜嘛,今日不該是高興到豪氣萬丈嗎? 如此年輕就可做五官中郎將,這官職倒不算什么,無非是從文官暫且轉為武官,又在將軍之下,但重要的是,將官籍從曹氏,轉到了漢室。 這是荀氏所需要的。 而他荀攸,如今也有一二千石可做,但卻不必赴任,只需要派遣官員,巡查數次,便可穩固當地。 但真正讓荀攸覺得高興的是,荀瀟封侯了。 二十幾的年歲,便可以封侯,這在荀氏的族譜之中可罕見,幾乎就沒有,他荀攸年過半百方得此位,已經足夠高興了。 亂世之中可以立足,甚至還能名揚一方,而荀瀟封侯,更是值得大書特書。 前些年那些對荀氏極不看好之人,自然也會羨慕不已。 “唉,封侯非我愿。” 荀瀟偷偷的看了一眼趙云。 無話可說! 烏雞鲅魚! “這叫什么話。” 荀攸愣了片刻。 一時間竟然不知如何吐槽。 還非你愿,做個君侯不必以前當主簿好? 三年前的你,還是在帳門前潑水的一個小吏而已,如今卻已經有亭侯之爵位,地位不可謂不遵崇! 麾下還有死士營二千八百余人! 個個都是龍精虎猛的好手。 整個許縣的人,包括那些保皇派都要羨慕到頭皮發麻了,還非你愿! “二叔過謙了,此次你暗中布兵,推動天子之事,已逐漸傳開了,如今這名聲比起什么月下斬貂蟬來說,要好得多。” 荀攸喝了一口,接著說道:“我荀氏被成為三杰,都是文官出身,唯有二叔你這中郎將沾點武官,此代表主公信任。” “此一時,彼一時,當初不可為武官,乃是不好帶兵,叔叔已經得官吏擢升之信任,而二叔就不能再去領兵引軍權。” “但是現在,天子在許都,天下必然文匯于此,我荀氏大放異彩的時機也就到了。” “二叔年紀尚輕,日后恐怕真正要輔佐的,乃是下一代。” “是昂公子。” 荀攸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 荀瀟和他對視著,心中也不由得感嘆,這位老侄子的確很長遠,一眼就看得明白這封侯拜將的目的所在。 五官中郎將和侯爵,都是讓荀瀟可以暫且離開曹氏,先行打入朝堂一派,日后他要面對的便是三公九卿那幫人。 其中的保皇派、漢室舊臣、士族推舉的各個官吏多如牛毛,派系又復雜,曹操乃是想要他在此積累政績,站穩腳跟。 等到大功可竟時,再進位,輔佐曹昂。 可惜曹昂…… 荀瀟惋惜一嘆,幽幽的道:“唉,卷入這等爭奪之事,同樣也極為危險。” “怎么會危險呢?!” 荀攸沒看明白。 沒有公子爭啊!? 這爭什么爭?其余的公子摻在一起日后全部封公便是,但大位必然是昂公子的,他乃是長子,而且如今在軍中已經頗有威望。 很明顯這個位置讓你積累鍍金,日后好給曹昂公子去做左膀右臂,這為的是曹氏江山的長遠日后! 這有什么不行!? “唉!” 荀瀟懶得說,反正說了也不知道怎么和侄子解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