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遙遙領先-《筑夢太空》
第(3/3)頁
“對。2000年,國際電聯找出了三個可供使用的位置。當時和我們一同提出申請的,還有歐盟。”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國家,想要有自己導航的可不是一個兩個。
前前后后有很多國家提出了申請。
國際電聯要求中國航天,在7年之內,往規定好的位置,精確發射導航衛星,并且回傳信號。
這個過程,就和【東方紅一號】發射之后,得回傳電子信號,才算成功是一個道理。
只不過,這次要的不是顫顫巍巍電子音樂,而是清晰的導航信號。
能做到,國際電聯找出來的這三個好位置就是中國的。
不能做到,就是別人家的。
并且,我們國家還很有可能因此,永遠沒辦法擁有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
大眾眼里的北斗導航,和航天人眼里的北斗導航,從來也不是一回事。
從2000年到2007年。
七年的時間,聽起來還頗有點漫長。
2000年還在念小學六年級的,2007年已經完成了高考。
但對于中國航天人來說,卻是必須要爭分奪秒的。
“這里面,不僅僅有我們自己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題,還需要面對隨時都有可能的禁運和技術封鎖。”
“你們那一代人被各種卡脖子了,是嗎?”
“對,首當其沖的就是銣原子鐘。”
“銣原子鐘是用來干什么的?”
“銣原子鐘是導航衛星為核心的星載配件。一臺符合導航衛星要求的銣原子鐘,必須要做到一百萬年的誤差,在一秒以內?!?
“呃……一百萬年,彼岸都不知道找到多少個了,人類如果還存在,應該也早就不生活在地球上了,計較那一百萬年分之一秒,有什么意義?”
方原很是有些不以為然:“梁老頭兒,你不能把你的父輩對于精準授時的渴望,強加到衛星身上?!?
“小娃娃,你14歲就能考上大學,該不會真的是走了什么后門吧?”梁天對方原的只是儲備,提出了一些質疑。
“我有沒有后門可以走,您老難道不比我更清楚嗎?”方原瞪著眼睛有點生氣。
“誒呀,你看我這老眼昏花的,小方原是研究材料的,不是研究空間技術的,我差點給忘了?!?
梁天在地球上給年輕人講課,從來都沒有遇到過剛剛這樣的問題。
有腦組的一代,常識是每個人都自動掌握的,但很難做到術業有專攻。
方原恰恰相反。
他能把自己的領域,研究得非常極致。
對于很多同齡人自動觸發的常識,又一無所知。
方原斜著眼睛看梁天,一句話也不說,只用眼神表達自己的態度。
梁天很耐心地給方原做了一番科普。
衛星能夠實現定位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時間的計算。
從衛星發出信號到用戶端接收到信號這一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可以推算出衛星和用戶端之間的距離。
以這個距離為半徑,可以形成一個虛擬的球體。
當用戶端同時連接4個不同位置的衛星形成4個虛擬的球體就會有一個交匯點。
這個交匯點便是精確的位置所在。
位置是空間,但這個位置,是通過時間來測算距離的。
銣原子鐘的精準程度,決定了導航的精準度。
說完這些,梁天看向方原,出聲問道:“小方原,老頭兒這么說,你可還明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