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金將雖勇猛,但在這突如其來的一擊下,終究難以抵擋,被一劍穿心,重傷倒地。 由于戰場兇險,朱由檢只得簡單道一聲感激:“今日若非將軍,朕恐已命喪敵手。” 唐劍秋則無比謙虛地回話道:“陛下言重了,臣不過是盡忠職守,保護陛下乃臣之本分。” 唐劍秋深知金兵勢猛,正面交鋒難以取勝,于是他決定采用《孫子兵法》搏個一二。 他命令一部分明軍佯裝敗退,誘使金兵追擊,而主力部隊則繞道金兵側翼,準備發動突襲。 ——虛實結合,迷惑敵人! 他故意在明軍的防線上露出破綻,誘使金兵發動攻擊。 然而,金兵并未輕易上當,他們謹慎地觀察著明軍的動向,試圖尋找真正的突破口。 唐劍秋深知火器在戰斗中的重要性,因此他特別注重火器與騎兵的協同作戰。 在戰斗中,他舉刀命令火器手在陣前不斷發射火器,對金兵進行遠程打擊。而關寧鐵騎則在火器的掩護下,不斷發起沖鋒,與金兵進行近戰交鋒。 這種火器與騎兵協同作戰的戰術,使得明軍在戰場上占據了絕對優勢。 金兵在明軍的火力和騎兵的沖擊下,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在這場戰斗中,火器與騎兵的協同作戰的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也給明軍帶來了極大的風險。 金兵在戰斗中不斷尋找機會反擊,試圖打破明軍的火力壓制和騎兵沖鋒。 關鍵時刻,唐劍秋展現出了出色的應變能力。 他迅速調整火器和騎兵的部署,確保兩者之間的協同作戰更加緊密,同時,他還命令明軍士兵保持高度警惕,隨時準備應對金兵的反擊。 然而,終究是小看了敵軍,狡猾之處,就在大軍即將抵達決戰之地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所有的平靜……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