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得手-《毒修》
第(1/3)頁
在天元派那座古木參天、云霧繚繞的圣山之中,一座由千年玄石砌成的宏偉殿堂內(nèi),燭光跳躍,映照著一幅幅莊嚴肅穆的面容。眾多高階修士匯聚一堂,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兩位身披云紋長袍、氣息深邃莫測的煉虛境大長老,他們各自端坐于兩側(cè),坐位明顯高于其他人等。
“諸位,論及回歸宗門的弟子,李繼道之例確是罕見!”一位白眉長老緩緩開口。
“七百年光陰,足以讓山河改色,而他,一個曾被視為五靈根廢物的外門弟子,竟能在這漫長歲月中,一躍至化神境界,此等修為晉升之速,即便是我天元派的精英弟子也難以企及。”
另一位長老緊鎖眉頭,聲音中帶著幾分戒備:“然而,此人離宗七百年,自幼便與宗門疏遠,其心性如何,我們無從知曉。或許,他不過是外派潛伏的暗子,企圖探取我宗機密。與其將來生變,不如現(xiàn)在便劃清界限,以免后患無窮。”
話音剛落,一名年輕俊朗的內(nèi)門弟子反駁道:“長老此言差矣!試問,何人會派遣一名化神期強者作為暗子?況乎,李繼道已用實際行動證明其忠心,他親手斬殺了云霄劍宗的沈玉龍,這份投名狀,難道不足以說明一切嗎?”
討論愈發(fā)激烈,一位擅長陣法的女長老插話道:“更令人驚嘆的是,李繼道所掌握的劍訣,獨步天下,四十五口飛劍織成劍陣,暗合天地五行之妙,更有詭譎莫測的毒術(shù)與前所未聞的神通法門。這樣的人才,即便是放眼整個仙界,也是鳳毛麟角,絕不能夠推之門外。”
一位面帶沉穩(wěn)的中年長老說道:“我認為李繼道回歸宗門,納入門墻,乃是可行之事。但為保險起見,我們應(yīng)對其觀察一二百年,確保其真心歸附,無二心。”
另一位長老點頭贊同:“對,先將他安置在靈氣稍遜的分支進行歷練,兩百年后再召回天元圣山,那時,無論是真心還是假意,自會見分曉。”
“不錯!此法確實穩(wěn)妥附議!”
“附議。”
眾多化神期的長老紛紛附議,最后他們把目光看向了煉虛境大長老。
兩名煉虛境大長老,雖然一直沒有開口,但其實已經(jīng)私下交流許久。
其中一位大長老名為風(fēng)無痕,號碧虛仙尊,此人銀發(fā)如霜,面容清癯,雙目深邃,他輕輕撫了撫頜下斑白的長須,聲音悠遠而沉穩(wěn):“諸位同門,李繼道經(jīng)過七百年的離散,他非但未被歲月消磨,反而在五靈根被視為劣質(zhì)資質(zhì)的逆境中,躍升至化神境界,此等堅韌與悟性,實屬罕見,此等天才,實屬難得,不過諸位既然有此考量,那便以百年為期為限,觀其行,察其心。至于閉關(guān)修行之地,可安排于靈氣稍遜于圣山的分舵。”
商討既畢,碧虛真人風(fēng)無痕身形一展,化作一道流光,穿云破霧,直奔圣山腳下而去。彼時,李水道正于山腳清幽之處,一方碧水環(huán)繞的平臺上,為一群聚精會神的天元派弟子傳道授業(yè)。他端坐于一塊青石之上,周身環(huán)繞著一股淡雅的靈氣,而他身下,則是一只通體碧綠、雙眼靈光閃爍的靈龜,悠然懸浮于水面,顯得神秘而又祥和。
李水道的聲音溫和而富有磁性,每一字每一句都透著對五行劍訣的深刻理解與感悟。他講解的內(nèi)容,從基礎(chǔ)的五行相生相克,到劍訣中蘊含的天地大道,絲絲入扣,引人入勝。弟子們或凝神傾聽,或恍然大悟,皆被其深厚的修為與獨特的見解所折服。
風(fēng)無痕隱于虛空,靜聽片刻,心中不由贊嘆,面上更是露出幾分癡迷之色。待李水道講授完畢,他這才緩緩現(xiàn)身,步入光華之中,與李水道并肩而立,二人開始了深入的交流。
“李道友,外界傳言你為劍修,實則不然。你所修習(xí)的,乃是以五行之道為根基的至高法門,這才是我天元派的正宗傳承。我觀你劍陣奧妙,毒術(shù)詭異,若非對五行之道有極深造詣,怎能至此?我猜,你所藏之飛劍,恐非外界所知的四十五口,實則是九十口,一旦全數(shù)出鞘,煉虛之下,誰能匹敵?”
李水道微微一笑,謙遜回應(yīng):“大長老高見,晚輩的確擁有九十口飛劍,平日里只以九口為常,遇強則增,至于化神之巔,方展全數(shù)。大長老夸獎了。”
風(fēng)無痕點頭贊許:“劍陣與毒術(shù)相輔相成,此等手段,實屬罕見。不過,今日宗門商議,雖決定納你入宗,卻欲先遣你至分舵,觀其一百年,方正式接納。此舉雖有偏頗,卻也情有可原。”
見李水道面色微黯,風(fēng)無痕寬慰道:“勿需介懷,此事老夫自有主張。若你愿意,可替我完成一樁重任,以證真心。云霄劍宗之內(nèi),有一化神期修士名為蕭梗,乃該宗煉虛境大長老之嫡孫,你若能除之,我便正式收你為徒,讓你名正言順居于圣山,無人敢質(zhì)疑。”
李水道目光一亮,隨即深深一拜:“晚輩遵命,必不負師尊厚望。”
風(fēng)無痕見李水道態(tài)度堅決,心中大慰,伸手虛托,一股柔和的靈力自掌心涌出,輕輕托住李水道的右臂,這既是扶持,亦是一種認可。“好!你雖有此決心,但此事萬萬不可魯莽,蕭梗非池中之物,你需精心籌謀,方能一舉成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