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佛子……” 聊到這里,觀潮緩緩抬起頭,嘴角噙著一抹莫名的笑意。 “佛子、佛子……” 他重復念叨了好多次,忽然昂首道: “這一世的窮苦人,過了彼岸,再到轉生池,下一世就成了事事順利的富貴人;而這一世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卻享盡榮華富貴的惡人,到了下一世,就成了六畜六牲。” “師父啊師父,你們所謂的真經,就是要告誡蕓蕓眾生甘受當前的苦難,以換取來生的‘極樂’嗎?” “凡人之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幾十年,享榮華是片刻須臾間,受苦難是勝似幾千年。” 說著,他遙遙一指不遠處蒙著一層厚厚陰影的經書,沉聲道: “這些經書,只告訴困苦人,甘受苦難、不作‘惡事’,可換取下一世的富貴。” “卻未告訴他們,末法之劫已至,能熬過往生池的靈魂千不存一。” “既無有來世,為何不告訴那些向善的苦難人,他們可以梟了那些為富不仁者的首,以換取這一世的富貴……” “如果所謂佛子使命,就是為千千萬萬的苦難人編織一場泡沫般的幻夢,作那些虎狼蛀蟲飽享富貴的背/書幫兇,那貧僧……” “夠了!”普愚厲聲打斷道,“你以為自己很聰明?能想到這一層,是不是還要為師夸夸你?!” “觀潮啊觀潮,想你作為天生的覺者,本該以大智慧引領世人擺脫困惑,卻率先沉入了愚惰之禍,還敢道出這等污穢之言。” “你以為我們是神佛嗎?坐在臺上,張一張嘴,百姓就信你服你?所謂的老佛真言,其實是百姓內心的聲音!這是他們真實需要的!反而是你這種想法,才是會傷到他們的禍根!” “娃啊,你——著相了。” 紅袍老僧一字一頓道,一張善面由于情緒過于激動,稍顯猙獰,在昏暗燈光的掩映下,透著幾分詭譎陰冷。 之后,小僧觀潮又大聲辯解幾句,卻未注意到,自家師父的眼神正越發不對勁。 大概過了一刻鐘,老僧忽然起身,這皇宮織造府新造的僧袍顏色異常鮮亮,就像浸透了淋漓的鮮血。 與大徒弟對視良久,他倏地嘆了口氣,似是耐心到達了盡頭,一步上前,貼近對方耳邊,音量極輕地說了句: “孩子,師父再教你最后一課。 這世上有兩樣東西無論如何也不可戳破。一旦戳破,便會有滅世災洪傾壓而至,毀盡一切。 你知道這兩樣東西是什么嗎?” 老僧的聲音陰冷沙啞,又帶有莫名的韻律,就像是心魔的低語。 觀潮似有所感,可他的悟性還是不夠,只得輕輕搖了搖頭。 “師父告訴你……”老僧湊到小和尚的耳邊說,“是神佛、肉食者的利益與‘螻蟻蜉蝣’的幻夢。” “你只看到了前者,卻對后者一無所知。看事情這般片面,我又怎能放心地把俗世佛門交給你……觀潮,去閉關吧。” 夢境到這里戛然而止。 觀真從睡夢中驚醒,幾日后,收到師兄被“升米恩,斗米仇”的乞丐當街刺死的消息。 對此,他表現得極為淡漠,似是對這位“陌生人”的死,毫不上心。 師父對此也頗感滿意,只溫柔叮囑幾句,就飄然離去。 徹底“覺醒”的觀真將一切深壓心底,安心修煉,短短三年,就在帝京闖出了不小的名氣。 直到這日,他又做了個夢:老家鬧了饑荒,紅塵的父母被曾幫助過、餓得紅了眼的鄉人殺死。 孩提時的美好記憶涌上心頭,他不禁潸然淚下。 正要收拾東西,設法返鄉時,一道魔鬼般的聲音卻在他的耳畔響起:“孩子,你果然覺醒了‘佛眼通’。藏經閣里的聲音……你都聽到了吧。” 雖是問句,卻是陳述的語氣。 觀真十分自然地轉過頭,少年澄澈干凈的眼眸寫滿懵懂:“啊?” 紅袍老僧面無表情地觀察一陣,忽地笑了:“孩子,你的修為還不過關吶,還是像小時候那樣,情緒流于表面……去閉關吧。” 故事結束。 羅浮抿了口清心茶,許久才回過神。 被審河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