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享受童年、快快樂樂、松弛有度、勞逸結合,才不會在那最后一哆嗦,伏于心魔。 去玩吧。 師父囑咐膳房,給伱準備了不少好吃的。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不能給我家乖徒兒虧了嘴。” 老和尚慈愛笑笑,比起原本軌跡,更加溺愛這位弟子。 羅浮本以為自家爹媽已經是溺愛孩子的極限了,沒曾想,這普愚老僧更是頂中頂。 之后幾年的推演,都對觀真小和尚抱有長輩對子嗣的無限疼愛。 倘若不是羅浮上午才見過“去閉關吧”的冥場面,這會兒真有可能覺得對方是個好人。 長達幾年的人生進程中,絲毫不露馬腳。 這演技未免太炸裂了些,諸夏娛樂圈就要靠這種老戲骨來整頓! 書歸正題。 一如“前世”,看著就很親切的觀潮師兄踩點來刷小和尚的好感。 卻又在得知自家師弟已提前修習俗世佛門經典與神通后,瞬間垮臉,在將木偶玩具和水果干貨扔下后,就拂袖轉身而走。 “觀潮師兄真是個怪人,對吧?” 熟到不能再熟的低啞嗓音又一次在身后響起。 明明是大中午,卻莫名帶給人一絲涼意。 “觀真是個聽師父話的乖孩子,每天按時做課業、認真修煉,大家都喜歡。” “而觀潮呢,師父從亂葬崗上撿他回來,像塵世里的父母對待子嗣那樣將他哄大,可他卻用不務正業和屢次頂撞來回報……” “觀真要是和這樣的師兄一起玩,大家就都不喜歡你了,知道嗎?” 不知何時出現在觀真身后的普愚老僧柔聲細語,陰冷的氛圍好似邪魔低語。 受羅浮操控的觀真小和尚卻沒有回答老僧這句“知道嗎”,而是反問道:“師父為什么不把他趕出去?” “嗯?”普愚老僧微微歪著頭,花白的眉毛向上一抖。 “這種不知孝悌、頂撞師父的人,就不該留在老佛寺! 弟子聽聞,近日景州一帶在鬧饑荒,不如讓觀潮師兄前去‘布施’。 這樣一來,既能讓他知錯改錯、學會自覺,也好讓眾生享到我佛之蔭。” 普愚老僧聞言先是一怔,旋即哈哈一笑道:“好好好,我觀真徒兒真不愧是天生覺者,未來的俗世之尊,悟性就是超人! 為師本打算讓你師兄到面壁院閉關,如今看來,倒是不如你想的好了。 好好好,老佛寺后繼有人矣!” 普愚說罷,拂袖大笑而去。 于是,數日之后,身無他物的觀潮和尚就被送到了景州布施。 三天不到,就只剩下一副骨頭架子。 見此情形,羅浮不由松了口氣。 老話說得好,死道友不死貧道。 把觀潮師兄送走,總比對方再被老和尚送去“閉關”,進而牽連觀真小和尚要好。 推演繼續進行。 又一年后,專修《極歡心經》的觀真和尚已有了頗為不俗的修為。 如果當作卡靈來計算,那就是十七八級,比原本軌跡的同一年紀要強出一大截。 再配合那玄妙非常、有諸多妙用的“卍”字印記,可輕松制服尋常邪祟。 不過十一二歲,就在帝京一帶闖出了些許名氣。 之后幾年里,羅浮又陸續投入幾枚裝備拼圖。 呈現在故事里,就是普愚老僧每年送給弟子的禮物。 故事以十倍速快速推演,轉眼來到觀真和尚十五歲這年。 足以對標二十六、七級的修為,讓他一躍為當朝數得著的天驕。 羅浮尋了個契機,盡量合理地為觀真和尚填上“大莽蛇神”紋身。 對此,普愚老僧感到十分欣慰:“小小年紀,就能得此云蟒、地龍護法,我兒百年內定能登臨覺者之境!” 于是,越發盡心盡力。 直到觀真和尚十六這年,可對標三十一、二級的不俗修為,終于讓他獲得了分立小廟、獨享香火的權利。 被師父當個“寶”的他沒法走得太遠,只能在帝京人王腳下的某個商業、文化重鎮,尋個風景秀麗、依山傍水的福地,伐木建寺。 寺名:【金山寺】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