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于觀真和尚在俗世帝京一帶頗為有名,因此,金山寺甫一建成,就有大批佛門信眾,前來奉香積功。 短短三月,香灰成堆。 有頗為玄異的“卍”字印記鎮壓,方圓十里內,邪祟根絕。 于是,金山寺香火越發旺盛,觀真和尚的修為也在此過程中不斷攀升。 由此形成正向循環,眾皆向好。 可不出意外,意外馬上就要來了。 身處邪神林立、妖魔橫行的俗世大地,即便是頗受俗世佛門愛護的觀真,也難免遭遇危機。 于廟西孫山伐木建觀的蜈蚣道人,扮作極歡送子佛之相、荼毒婦女、竊取香火的白毛魈僧,來自俗世西洋、信奉俗主的黑袍傳教士…… 推演中,觀真和尚受羅浮操控,年紀雖輕,卻敢行霹靂雷霆。 短短半年,周遭一帶的“邪神淫祠”便被盡數肅清。 一時間,帝京方圓百里盡念觀真和尚之名。 就連三歲小孩都知道,帝京往西幾十里,有座金山寺,寺內供奉著慣會降妖除魔的觀真高僧。 在俗世佛門鋪天蓋地地宣傳下,觀真和尚幾乎成了萬千孩童的童年英雄。 小孩們日常游戲,都會因誰“當”觀真,誰“當”白毛魈、黑袍紅毛鬼、老蜈蚣,而爭執不休。 小孩子的世界就是這樣黑白分明、正邪分明。 可事實上,觀真和尚入世后的對手中,從始至終,都只有一個普世價值觀下的“壞人”。 那就是白毛魈僧。 剩下的蜈蚣道人、黑袍傳教士、六指乞丐、雪嶺參客、非馬書院蛛先生…… 之所以會倒在“大威天龍”之下,單純是因為信仰沖突。 和他們本身究竟是不是“人”沒有半點關系。 不過,由于俗世東土作為蔚藍古諸夏的“映射”文明,向來講究師出有名。 因此,受羅浮操控的觀真和尚每一次出手,都會冷厲霸道地丟下一句“住口,妖就是妖!神人鬼妖四界,等級有序,你擅入人間,就當受此罰!”或是“大膽妖孽,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 別說,還挺帶感的。 高速推演之下,時間飛快流逝。 轉眼之間,就來到了觀真和尚十七歲這年。 此時的他,受妖邪煞氣侵染,原本金光華貴的百寶綾羅袈裟,已滲出絲絲血痕。 一身修為也強到足以對標卡靈的三十三四級。 定位亦不遜于齊鴻運的初始卡靈:【白山之子·顧忍】。 只可惜,這樣兇猛的漲幅并未能持續下去。 煌煌俗世乃百鯉競躍之池,從來沒有“只準你殺我,不許我誅伱”的道理。 正如觀真和尚可以強橫霸道的“大威天龍”殘酷鎮壓實力不如他的“異端”。 俗世百家千教,數不盡的異人、高手,不知有多少人想摘“未來覺者”的腦袋。 起初,觀真和尚還能憑借資質優勢,以及“至高神”羅浮不時降下的外掛、福利,像藝術作品里的主角那樣,跨級殺敵。 可現實不是游戲,俗世百家千教更不是腦袋里都是水的游戲Boss,干不出讓手下排隊給主角送經驗、送裝備的蠢事。 四十級打不過你,就上五十級,再不濟,直接上七十級。 即便羅浮游戲意識不錯,提前安排仇恨值滿格的觀真和尚躲回了老佛寺內,也還是沒能躲過某高手的秘法咒殺。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初秋清晨。 微微轉黃的肥厚樹葉隨清冷的晨風簌簌作響。 由紅木搭就、極富格調的膳房內,普愚、觀真相向而坐。 金黃粟米粥,撒上幾撮這一時代極為稀罕的霜糖,再來幾碟精鹽腌制的爽口小菜。 這一餐,昂貴而養胃。 “我兒觀真真不愧為天生覺者,不唯有悟性、天資,亦不乏機變、急智。 老佛寺建成數千年,歷弟子無數,亦不曾有這般人物。 為師自認頗有天資,卻也無法在你這個年紀,頂著那些邪魔外道的圍追堵截,孤身一人,橫跨幾十里,安然無恙地從金山寺趕回老佛寺…… 如此全才,假以時日,必可證俗世之尊!” 自“觀真和尚”表現出遠超同齡人的天資與心機,普愚老僧就常將類似的話掛在嘴邊。 放在以往,羅浮還有閑心謙虛幾句。 只可惜,觀真小和尚此時已大限臨頭。 那源自未知層面與維度空間的秘法已轟殺而至。 觀真只覺,胸膛內,隱現暗金色澤的強勁心臟,被攢心釘、箭矢一類的暗器,瞬間貫穿,又極陰毒地打了個旋。 當即,喉嚨一甜,吐出一口黑血來。 不等普愚老僧有所反應,那不知真身何在的邪門歪道繼續加大馬力,觀真和尚的瞳孔驟然放大,仿佛在剎那間,遭受了萬箭穿心與千刀萬剮。 劇烈的疼痛讓他周身肌肉戰栗,原本強勁的心力瞬間潰散。 大限已至,觀真和尚的意識逐漸消失。 羅浮已無法對其進行有效操控。 可為了試出普愚老僧的深淺,他還是頗為惡趣味地讓意識降臨,在普愚老僧扶住他的一瞬,拼盡最后的氣力,虛指了指不遠處的包袱皮。 氣息微弱地說:“師父…我這一年救了百多戶人……我將他們…送我的布,制成了一件功德百衲衣,您試試…合不合身……” “徒兒不能在您膝下盡孝了……” 話音逐漸微弱,觀真和尚的眸光逐漸消散。 羅浮以大心力,強撐著推演世界不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