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4章 場景:水漫金山(求月票)-《神話系制卡:從二郎神開始》


    第(2/3)頁

    【金山寺】作為“天生佛子”、“未來覺者”觀真人生中第一個“實驗點”,用料、選址、鎮物都是極好的。

    有這一主場優勢加持,觀真和尚簡直不要太猛。

    只見他將金絲穿就的袈裟一甩,露出半身精壯強橫的肌肉。

    作為羅浮的具現意志,觀真和尚的長相和羅浮大體相似。

    只是氣質更偏向于端莊圣潔、清冷矜貴,俊美得不似塵世之人。

    可或許是受了“聾呆無知”的大莽蛇神——【摩呼羅迦】影響,他的眼底始終潛藏著極強的嗔怒與煞氣,仿佛時刻準備喚出成千上萬朵凈世圣焰,掃清世間污穢。

    推演世界中,當前時間線下,足有三十一二級修為的觀真和尚瞬間激活【鏈神紋身】。

    外形可怖卻又透著濃郁佛性的大莽蛇神虛影頃刻間凝聚而出,夭矯著在他的周身層層盤旋。

    【摩呼羅迦】,作為云地龍、云蟒神,原為腹行之類,“由癡恚而感此身”,兼具人、蛇特征。

    為【天龍八部】中,與龍眾或者說天龍相對應的地龍。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概念里的“龍”與華夏圖騰之龍并非一個神話物種。

    佛教之龍眾,是一種譯名“那伽”的生物,在某些版本的神話中,這是一種多頭長身,無角無足,頭部肖似眼鏡蛇且含有劇毒的半神之物。

    常居水中宮殿,喜愛財寶,有呼風喚雨之神力。

    《長阿含經》言,諸龍有三苦:一苦熱風熱沙灼體,二苦惡風暴起失寶衣,三苦為金翅鳥所食啖。

    三苦皆過,威德特勝者可為龍王,繼而歸化于佛,為護持佛法之“八部眾”其一,興云布雨,解眾生之熱惱。

    不錯,華夏神話中的【龍王】概念,其實就是佛教之“龍”:那伽與華夏本土龍文化相結合的產物。

    在另一時空網絡上,常作為“金翅大鵬”神通無敵佐證的“食龍之說”,其實就源于上述《長阿含經》中的內容。

    金翅大鵬的原型:迦樓羅,也稱金翅鳥,也是天龍八部之一,佛經載其以龍為食,每日須食一大龍及五百小龍。

    直至死時,體內積壓萬千“龍毒”,大限將至,于是飛至金剛輪山頂結束此生。

    其所食“大龍”、“小龍”,就是“那伽”及各種蟒蛇和毒蛇。

    直到后續東方神話相融,才逐漸升格為蛟龍、蜃、泥犁龍等龍類亞種。

    言歸正傳。

    【摩呼羅迦】作為護持佛法之八部眾其一,即使只有虛影顯現,也有金光普照、佛音相隨之難言威勢。

    云端之上,莊嚴如神像的觀真和尚雙掌合十,瞬間爆發下的心力激流直沖天穹。

    籠罩深藍長空的茫茫云海以“無音之音”向四周排開,一道至神至圣的璀璨金光,自蒼穹之外映照而來,將觀真和尚籠入其中。

    其腳下,緩緩凝聚出一道熔金蓮花虛影,數不清的花瓣自天心紛紛落下。

    好似俗世佛陀與諸菩薩、比丘齊聲頌唱的恢弘法音,便好似古寺洪鐘敲響般朝四周激蕩開來。

    莊嚴神圣,卻又透著絲絲縷縷蠱惑似的邪異。

    常人難以察覺的精神污穢如發絲般充斥著此方地域。

    觀真和尚的氣勢在這一刻登臨頂峰!

    “神人鬼妖四界等級有序!人與妖又怎可有世俗之情?!”

    “爾等欲與人相合,倒亂四界,悖離天理,就當受此罰!”

    簡單兩句喝罵威勢極重,便好似滾滾雷音,在長空翻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