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雪遺音·馬頭調·雷峰塔》有載: “金山寺里法海一見許仙,面帶妖色,不放下山。怒惱白蛇,忙喚青兒,帶領著蝦兵蟹將,這才水漫金山。” 挾井龍王與媽祖之威的青白二蛇籠聚法力,掀滔天之威,與金山寺遙遙相對。 觀真一擊未成,如落葉般,兩手合十,飄然落至殿前。 恰逢一縷陽光掠過云海,于青磚石階層層鋪染,殿內彼岸佛祖之像,隱隱折射出暗金色澤。 “既是人執迷,妖不悟,孽緣,不知何時休。萬劫——光佛。” 群云掩映之下,天光微冷,觀真小僧背后“卍”字印記,時刻綻放璀璨佛光。 就見他雙掌合十,口中念著佛號,緩緩道:“白素貞,潛修一千八百載,何苦毀于一段孽緣?” 對面,白蛇眸中靈光乍現,恍惚間,沒有應答。 倒是其身側青蛇聞言眸光冷冽,跨步仗劍上前: “觀真,你小小年紀,未嘗人間苦辣酸甜,不識紅塵憎惡恨愛,只因私念刻薄,便強擋人夫妻恩愛。” “什么佛法慈悲,分明是冷血無情。” “待我拆了你這破廟,是非對錯自有分辨!” 觀真呈佛門怒目金剛相,聞聲厲喝道:“佛門圣地,豈容爾等放肆!眾弟子,結陣!” 話音如悶雷滾滾,上百武僧持月牙鏟、兩節棍等兵刃,潮水般從廟門涌出,分作兩列。 其陣仿俗世星空之相,陣成時,便如茫茫夜幕席卷而至,上百星辰折射出古老蒼茫之光。 觀真再施大法力,將兩師弟拖著的袈裟驟然放大,高寬皆近百米,便如銅墻鐵壁一般豎立。 見此情形,青蛇忙捻動法訣,其手中青鋼劍頓時分化上千、環作圓盤,化萬千劍雨朝彌散金光的巨大袈裟疾刺而去。 “姐姐,你自去做伱應作之事,這里有我應對!” 小青頭也不抬地說道,兩顆明亮嬌俏的杏眼霎時化作獸性冷艷之豎瞳,鱗片分明、氣象宏大的青蛇相在媽祖法力的支撐下,爆出驚天之吼。 成千上分縷妖氣籠聚成風,裹挾著淡雅卻致命的青光,直吹向觀真與上百武僧。 白素貞聞言,緩緩收回視線,澄澈如水的目光掃向四方。 片刻后,白凈如玉的臉蛋上驀地浮現出一抹笑容。 這清雅唯美的笑容轉瞬即逝,白素貞掂了掂手里的長劍,再次擺出千年蛇妖的淡漠姿容。 “老佛寺群星棍僧陣天下聞名,折于此之妖,只怕數以萬計。我又怎能讓你孤身涉險? 事已至此,金山寺仍不肯放人,我們干脆請四瀆水族前來助陣,放水淹了這金山寺! 都說佛心慈悲,我就不信,有金山寺近千僧眾性命在后,觀真小僧敢與我二人‘破釜沉舟’相斗!” 小青聞言眼前一亮,望向白蛇的目光滿是“認可”,眸子里潛藏的意思大概是:姐姐,你終于開竅了,咱是陰冷狠辣的蛇妖,就得這么干!好耶! 白蛇抿了抿嘴,想要說些什么,可話到嘴邊,卻變成了一聲極輕的嘆息。 推演世界內,井龍王以青白二蛇故友后援的身份親自上陣。 隨軍團卡【蝦兵蟹將】的爆發,激昂滂湃的戰鼓聲頓時從天地四方轟壓而來。 隨之而至的,是咆哮著奔涌的滔天巨浪與眼珠赤紅的萬千海族。 轟—— 大浪猛撞在袈裟上,激蕩出一朵朵慘白浪花。 可那袈裟卻像是扎了根一樣,縱使受到數千噸壓力,也于原地紋絲未動。 小青見狀,直接從龍王水晶宮中,借來幾柄有些品階的好劍,再以媽祖【分化萬千】之法術,作漫天劍雨,再一次朝那袈裟疾刺而去。 就聽一陣金鐵交加之音響起,渾似銅墻鐵壁的袈裟,眨眼之間,就被捅出了成千上萬個窟窿。 滔滔洪水趁此時機傾斜而入。 陣內一些功夫不到家、尚不能做到“腳底生根”的普通武僧(羅浮花最低價在雞鳴坊市淘來的便宜貨),倏忽間,就被黑壓壓的大水壓折了一身骨骼。 金山寺“前臉”所用珍惜木材——【飛穹建木】,也在這漫天災洪反復沖刷之下,搖搖欲墜。 藏身于碧波之內的海族紛紛選擇在這一刻脫離原始形態,以類人姿態,身著甲胄,手持各式兵刃,朝石階上的武僧撲殺而至。 為首一員比較“值錢”的武僧,見此情形,當即拔地而起,奮力一揮,直將掌中白蠟兩節棍甩出道道殘影。 白蠟棍與蒼青蟹鉗悍然相撞,爆出極清脆的金屬碰撞聲。 武僧之首與蟹將隨即廝殺于一處。 而這,還只是戰場之上的一道剪影。 隨乞丐版的滅世災洪,以無可阻擋的威勢撞破袈裟,數不清的海族便以屠殺之勢清理起了參與結陣的武僧。 無數條黑影,就像是嘶吼著撲向同一塊肉的狼群,紅著眼睛,猛沖向最前方的觀真和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