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畢竟這是在佛家文明殘余的主場,他們既無天時,也沒地利。 人和這一塊,勉強(qiáng)算是五五開。 受益于佛門的既得利益階層當(dāng)然無比仇視弗里斯特與梅迪奇這兩個禍亂魁首。 飽受佛門與既得利益階層壓榨與剝削的底層,想要給弗里斯特與梅迪奇提供幫助,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 更何況,他們本身的力量也很有限。 如此,弗里斯特與梅迪奇終于走到了窮途末路。 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 沒過多久,足足六位菩薩(大賢者)將弗里斯特與梅迪奇團(tuán)團(tuán)包圍。 雙方?jīng)]有廢話。 佛門不可能勸降或活捉,弗里斯特與梅迪奇知道自己的結(jié)局但絕不會束手等死。 一場慘烈至極的大戰(zhàn)陡然爆發(fā)。 且在一開始就進(jìn)入高潮,然后遽然結(jié)束。 轟的一聲,山崩地裂。 弗羅斯特與梅迪奇兩人聯(lián)手自爆,將這座殘破的佛寺徹底抹除。 六位圍攻兩人的佛門菩薩(大賢者)無一人身死,但個個身上都帶了傷。 “阿彌陀佛。” 為首的佛門菩薩看著漸漸平息下來的蘑菇云,有些無法理解弗里斯特與梅迪奇的選擇。 就算要自爆,他們也自爆得太早,太明顯了。 給出了足夠的反應(yīng)時間,讓六位佛門菩薩避開威力最大的區(qū)域。 似乎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想殺人,只是想造成足夠的殺傷。 這是為什么呢? 正疑惑著,為首的菩薩忽地心生感應(yīng),愕然扭頭。 在他的視線中,看見了離這里極遠(yuǎn)的一處山頭,有一群衣衫襤褸的蒼頭黔首,通過一面水鏡,實時觀看這里發(fā)生的一切。 這樣的山頭,遠(yuǎn)不止一個兩個三個,而是四個五個六個…… 換句話說,看見高高在上的佛門菩薩受傷流血的蒼頭黔首,有好幾萬人。 “阿彌陀佛!” 為首的菩薩臉上浮現(xiàn)痛苦與憐憫的神色,誦了一聲佛號,旋即做出決斷,殺向他看見的第一處山頭。 與此同時,一句話在其他五位菩薩心中響起。 “殺光他們!” 五位菩薩聽到傳音,沒有猶豫,各自選了一個山頭殺去。 他們要殺光所有看見佛門菩薩也會受傷流血的蒼頭黔首! 佛門菩薩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必須維持。 倘若佛門菩薩也像普通人一樣,被打會受傷,被殺就會死,這個天下會是一個怎樣污濁的人間地獄? 為了天下,為了佛門,六位菩薩慈悲為懷,決然以身伺魔,犯下殺戒,普渡眾生! “阿彌陀佛!” 艾瑞絲對面,一個眉毛胡子全部雪白的老僧拄著九環(huán)禪杖,口誦佛號,臉現(xiàn)慈悲與憐憫,苦口婆心勸道,“施主,收手吧。” “收手?我為何要收手?” 哂笑一聲,艾瑞絲疑惑反問,“而且,我何時出了手?” “阿彌陀佛!” 老僧再次誦了一聲佛號,緩緩閉上滿是慈悲與憐憫情緒的雙眼。 以梁山為中心,方圓十萬里的地界,處處是烽火,處處在流血,處處在廝殺。 此方世界的局勢徹底亂了,亂成了一鍋粥。 底層百姓在死去,世俗的統(tǒng)治階層在死去,佛門僧侶在死去。 矛盾與仇恨徹底挑起,再難收場。 最為詭異的是,離梁山越近,離佛門越遠(yuǎn)的地方,氛圍越是平和。 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家家縞素,甚至很多很多家庭絕后的底層百姓,在將佛門勢力徹底趕絕以后,便在蓮社的號召下,恢復(fù)生產(chǎn),安居樂業(yè)。 盡管身穿喪服,或者肢體殘缺,盡管依然要辛苦勞作,盡管還是沒能吃上飽飯,但是百姓們?nèi)巳搜壑杏泄猓樕嫌邢M? 原因很簡單。 住的房子是自己的,耕的田地是自己的,收的糧食是自己的,織的衣服是自己的…… 有的住,有產(chǎn)出,有的吃,有的穿,就夠了。 百姓所求本來就不多。 能活著就行。 離梁山越遠(yuǎn),離佛門越近的地方,氛圍越是緊張。 那些還沒趕絕佛門的百姓們在看到趕絕了佛門的百姓過上了怎樣的日子,怎么可能會甘心呢? 同樣是一個腦袋兩只手兩條腿! 他們能趕絕佛門,過上好日子,我們也能! 佛門甘心一敗再敗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