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病例討論-《茍在手術室加點升級》
第(3/3)頁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嘛!
而李球,只是負責繼續教學縫扎理念在肌腱直接封和操作中的應用,還在學習階段,不能過多要求他,壓力的確能夠使人進步,但不能太大。
這次的病案討論,持續了十幾分鐘,關于手術全程以及后續出現的各個問題,都搬到了眾人面前,大家一起討論應對方法,經過眾人討論得出的解決辦法,也能更快投入實際中去。
也就在這時,會議室的門被人敲響。
在會議中突然造訪的,是醫院醫務科和科研科的團隊,聽到方閑他們在這里進行分析總結,便親自過來討教。
雖然在別人會議進行到一半突然造訪,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但他們既然來了,就說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醫院相當重視這件事,所以才會讓醫務科與科研科的團隊過來討教。
這樣一來,會議室就成了兩極分化,原本還是面對面坐著的幾人,現在都坐在了同一側,而醫務科與科研科的人,則是坐在了對面。
“方醫生。”一個看上去能在科研科說得上話的人笑瞇瞇開口。“你們團隊進行的新型科目開發,如果有遇上什么問題,我們科研科肯定會鼎力相助,都是一個院的,有什么困難都可以及時提出來。”
同時,醫務科的人也表示了態度:“沒錯,新型科目的開發本來就是需要步步謹慎,咱們各部門協調合作,一起討論討論,對接下來的發展也有好處,對吧方醫生?”
聽著他們說的話,方閑搬出了自己一貫的應付說辭:“那是自然,開發新型科目可不簡單,如果有需要的,我肯定會尋求你們的幫助,一個團隊的力量畢竟還是太小,如果有其他人愿意幫助,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不過,現在的科目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耗時耗力的方面太多了,如果沒有相關經驗,確實幫不上什么大忙,如果一群人面對一個問題急得焦頭爛額,那不是浪費時間嘛。”
話里的意思很簡單,作為新興科目,連他們都還只是起步階段,就算其他人有心幫助,估計也幫不上什么大忙,而且,如果遇上一些新問題,不但幫不上忙,還有可能帶來麻煩。
所以,精神鼓勵可以接受,但實際上的幫助,就免了吧。
不過,剛好各領域的人才都在這里,方閑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趁著這個機會,做一個后續發布會的模擬,他們這個團隊成立有一段時間,工作進度也稍有發展,發布會上自然不能失誤。
既然是發布會,就需要有一個人作為團隊代表,原本方閑是這個代表的不二人選,但要說理論方面,團隊里誰能比汪洋更強呢?所以,他自然而然就獲得了代表的位置。
這是一個拋頭露臉的機會,雖然楊鏤關不太服氣,但汪洋是最適合的一個,他不得不服。
會議室里,汪洋站在桌前,開始對團隊新興科目的發展做出簡短介紹,這不僅僅是在模擬后續課題發布會,更是要把他們的工作進度,說給醫務科與科研科的團隊來聽。
都是專業人士,就算各自分配的職能不同,他們也能聽出方閑團隊在新興科目上的發展。
尤其是對手術后續的觀察處理方面,更是做到了事無巨細,雖然麻煩了點,但成熟的醫療體系,不就是靠著龐大的基礎數據堆積起來的嗎?
聽了汪洋對接下來的工作進行敘述,如果有不恰當的地方,其他人也會主動指正,這不是挑刺,而是為了讓接下來的課題發布會更加嚴謹。
但能指出來問題的,也就有方閑一人,就算楊鏤關聽得仔細,想從汪洋的口中聽出來什么漏洞,但到最后,除了方閑之外,他也沒有找到什么漏洞。
只能無奈承認,理論方面,汪洋還是蠻厲害的。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