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晚上的飯我請了,到時候我好好跟你釋放釋放壓力、” 計劃得逞,楊鏤關露出了得意的笑容,隨后收斂幾分,接著說道:“不過說真的,師弟,到時候我這邊的常規病例多了,你可不能見死不救?!? “總不能我這里整天敲鑼打鼓,你這里天天閑的沒事吧?做苦力可以,但也要給人點兒喘息的時間,要是每天都那么緊張地安排手術,生產隊的驢都不敢這么使!” 現在功能重建科的工作程度,已經不單單用麻煩可以形容了,問題簡直太多,這還是病人數量提升導致的。 所以,才會開設功能重建科的亞組,關于相關領域的研究方面,亞組肯定處于劣勢,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對現有研究出的常規病例進行手術處理。 楊鏤關的意思也沒錯,那就是苦力。 可問題是,他們想要對功能重建術有更深層次的研究,還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有方閑的幫助。 為什么功能重建科能夠得到發展?是因為在每次遇上最新的病例時,方閑總能通過自己的操作,來找到適合這個病例的治療方案。 放眼整個科室,在操作方面最頂的人,也就是楊鏤關了,他和方閑之間的差距,也不是一星半點兒。 所以,亞組想要對新型病例進行研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還是老老實實做苦力,對常規病例進行手術為好。 “放心吧師兄,到時候我肯定不會見死不救。” “如果你那邊太忙,我肯定會幫你分擔一些壓力的,不過嘛……能力有限。” “咱們的發展你還不了解嗎?隨著病人數量的增多,被列為常規病例的案例只會越來越多,到時候的壓力,可得麻煩師兄了……” 一開始,功能重建科還在起步階段,遇上任何一個病例,那都是之前沒有見過的。 可見慣了之后,將整體的手術系統搭建出來,就可以將一些治療方法有規律的病例并入常規范疇,也是從數量上進行考慮。 方閑越說,楊鏤關感覺到的壓力也就越大,他一臉求救的眼神盯著方閑:“師弟,我在來這之前,咱們雖然不太熟的,但一聲師弟,一生師弟!” “關于我這亞組的籌備,你就多幫我選點兒好手,最起碼做手術的時候,不能比現在的效率更低啊!要不然籌備這個亞組是干什么呢?” 楊鏤關的話,也算是提醒了方閑,除了楊鏤關這個帶組成員,對他組內的其他人員也要有相應的硬性要求,不然的話,很有可能會耽擱到手術的進程速度,速度不進反退,就沒有搭建亞組的必要了。 “行,那我就跟醫院多商量商量,到時候最新構建出的亞組,做那些常規病例肯定不在話下。” “到時候如果有新型病例被劃為常規病例的例子,那我就先找你,讓你來這里適應了解一下,再回去手術?!狈介e點了點頭,把這件事情給記下了。 不過,他現在除了需要對功能重建科亞組進行籌備,還需要準備國家萬人計劃青年千人組課題的答辯籌備工作。 這同樣是個麻煩事,要準備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材料,答辯的課題是關于功能重建術目前的研究進展,這個東西可以讓周希音幫忙給自己準備。 反正她進入功能重建科有一段時間,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要比自己更強一些。 把這件事交給她去做,方閑很是放心。 不過,除了功能重建術目前研究進展的材料,參與國家萬人計劃青年千人組的答辯,還需要準備其他東西。 首先,就是這專利承載物,功能重建術作為一門新型開發的學科,肯定要有其獨有的專利承載物。 這就是所謂醫學領域科技創新者的科技成果,要簡單明了地給那些裁判展示清楚。 困難事一件接著一件,不過方閑不急,按部就班,慢慢完成就好了。 跑得快不一定贏,不跌跟頭才是成功。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