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重返皇家馬德里后,意氣風發的馬里亞諾頂住巨大的輿論壓力拿下了C羅的7號球衣,這也證明了他想要復制C羅成功的決心。 人們都說C羅強,人們都說C羅進球多,那么C羅強在何處, C羅為什么能夠取得那么多進球? 他突出的個人能力以及極其拼搏的場上態度自然占據著非常重要的環節,但被尊為核心的戰術策略以及獨到的比賽方式在這其中也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C羅效力皇馬的最后三個賽季中,皇家馬德里一共打入了310個進球,而C羅一共完成了86次破門,進球數占據全隊的28%。 C羅如此高昂的進球數并不偶然,他的射門數也是皇家馬德里隊內最多的: 場均射門數占據全隊總射門數的39%。 從戰術板上來看, C羅在齊達內麾下更多擔任433陣型中的左邊鋒位置(這也是他最為熟悉的位置)。 當球隊處于進攻狀態下時, C羅并不會長時間固定于左路,這位葡萄牙巨星常常會利用自身身位的靈活性內收到中路,對于對方球門形成正面沖擊。 為了給C羅拉扯出更多接球空檔,皇家馬德里的正印中鋒本澤馬也不會長時間待在中路,而是會積極拉扯到邊路或者中場區域,利用自身的組織能力為C羅輸送炮彈。 到了2017~2018賽季,皇家馬德里的主力陣型發生了改變。 為了讓C羅進一步靠近球門,彌補這位葡萄牙老將因為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體能下滑情況,齊達內撤下一名右邊鋒,將球隊的433陣型改造為442菱形中場, C羅就此和本澤馬組成了雙前鋒。 從最終的數據來看, C羅在2017~2018賽季依舊奉獻著現象級別的發揮,這位葡萄牙老將在當賽季各項賽事中一共打入42個進球,場均進球數達到了1個。 基于這樣的背景環境,馬里亞諾在位置上其實和C羅有著不少異曲同工之妙。 從跑位習慣來看, C羅和馬里亞諾都喜歡利用自身速度沖擊對方防線的身后空檔。 但與C羅時期不同的是,馬里亞諾并不具備作為一名偽邊鋒的能力,他沒有辦法與本澤馬共存。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齊達內很難給予這位多米尼加前鋒更多的出場機會,他的狀態因此受到了影響。 除此之外,在馬里亞諾近幾個賽季為數不多的登場時間中我們也發現了他的一個弱點--支點作用不足。 速度是他與生俱來的優勢,但一旦失去了一名支點中鋒作為掩護,馬里亞諾往往深陷于對手后衛線包夾,其擅長的局部小范圍擺脫以及瞬間加速能力基本沒有任何的體現。 既然打中鋒位置的馬里亞諾發揮不佳,那么與C羅同樣是左邊鋒的維尼修斯能否復制葡萄牙人的成功呢? 從個人技術特點來看,維尼修斯的踢球方式和早期的C羅非常相近,這位巴西新星的活動范圍局限在左路,他更加善于利用自身變幻莫測的腳下盤帶技術進行突破過人。 上面這張圖片是維尼修斯在本賽季的熱點圖,可以發現,這位巴西邊鋒在比賽過程中離開左路的次數并不多。 這種技術特點和出道初期的C羅十分相似,但和皇馬時期的葡萄牙人卻完全不同。 上面這張圖片是C羅在2017~2018賽季的熱點圖,這位葡萄牙巨星的活動區域幾乎覆蓋了對方的整個半場,與此同時,他前插進入對方禁區進行包抄接應的時間甚至比左邊路還多。 活動區域的不同決定維尼修斯在比賽過程中無法完全起到C羅的作用,這位年輕的巴西球員職業生涯單賽季最高進球數也只有6個,遠遜于C羅。 當然了,類似于C羅這樣的全能型邊鋒在世界足壇太過罕見,我們不能要求年紀輕輕的維尼修斯在短時間內達到類似于葡萄牙人的高度。 單以一名邊鋒的標準來看待維尼修斯,這位巴西邊鋒在本賽季的表現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的。在38場西甲聯賽中,他一共完成了48次成功過人,可以排在西甲過人榜的第29位。要知道,本賽季的維尼修斯在西甲聯賽獲得的出場時間并不多,但最終依舊能擠進過人榜前30證明了他突出的個人技術。 綜合來看,維尼修斯的天賦毋庸置疑,但他并不是類似于C羅一樣的進球者,而是一位更加純粹的邊路威脅進攻創造者。 即便日后的他成長為世界足壇的一流球星,多年來秉承的技術習慣也會阻礙維尼修斯成長為一名進球機器。 與此同時,考慮到維尼修斯今年也只有20歲,依靠這樣一位年輕球員就想要恢復多線爭冠的榮光是不太現實的。 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之下,阿扎爾與約維奇的到來就顯得非常必要。 與維尼修斯一樣,阿扎爾在場上的位置也是左邊鋒。 不過從這位比利時國腳在切爾西的熱點圖來看,他的技術特點以及活動區域明顯與C羅更加相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