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作為張元君崛起之前的內(nèi)地第一小生,僅就知名度而言,黃小明無疑是內(nèi)地最知名的演員之一,有一段時間甚至可以把之一去掉。 而且黃小明絕對算長紅的代表,看看當年跟他一起被評為四大小生的其他三人,目前也就童大為還保持不錯的暴光,印曉天和聶元現(xiàn)在基本演不到主角,也得不到該有的曝光了。 縱觀小明哥的事業(yè)發(fā)展,說他是男主模板都不為過,俊朗的外形、少年成名、持續(xù)的產(chǎn)出、頂好的圈內(nèi)人脈、成功的幕后資本轉型以及獎項的加持。 可以說,除了娶了個名聲不算好的老婆,小明哥幾乎做到了國內(nèi)男演員的天花板,該有的都有了。 但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是,最近兩年,沒人找小明哥拍戲了。 市場上適合黃小明的劇本越來越少,投資人越來越看重二三十歲的青年演員,以及所謂流量——是的,大家都在罵流量,但大家又都在用流量。 當年的明教沉淀到現(xiàn)在,也基本沒什么流量了。 以前的黃小明,制片人拿本子給他他都不一定拍,但現(xiàn)在的黃小明,得求著制片人把角色給他。 因為他不再年輕了,因為他沒流量了。 這是黃小明的困境,也是很多中年演員的困境。 有人會說,黃小明、李兵兵這些中年演員都自己開公司當老板了,沒戲演就沒戲演唄,又不耽誤賺錢。 不能這么講的。他們是當了老板,也成了娛樂圈不小的資本,但他們還是演員,是演員就要面對這一套評價體系:有沒有人找你演戲,你演的好不好。 除非像任全和周結一樣,徹底退圈,真的不演戲了,那公眾自然就不會用演員那一套來看你。 要擺脫中年演員的困境,一是自己給自己造餅,但圈內(nèi)很少有演員有這個實力;二是重新開始,再像個新人一樣,積極主動地去爭取機會。 抹不開面子? 你失業(yè)了會因為抹不開面子不去新公司面試嗎? 黃小明現(xiàn)在就在給自己爭取角色。 劉藝菲拿到男主角候選名單時,也犯了難,有不少優(yōu)秀的演員。 對于不熟悉的演員,劉藝菲也沒一眼把人排除,而是在網(wǎng)上找出該演員的作品,花點時間看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