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如張耒所預測的一樣,整個李家門庭若市,幾乎開封城的數得上號的名門望族都紛紛登門提親。 “托老身說媒的可是三品大員家中的嫡子,已經恩蔭求官,日后前途無量…………!” “在下所說的乃是世家之子,家中良田萬畝,家財萬貫……。” “在下所說的乃是國公之后,………………。” “托老身的乃是御史趙挺之子趙明誠,其人和李姑娘乃是知己,…………。” 女子有才固然不能為官,但是如果娶了大宋第一才女為妻,那才是天下最大的榮耀,李府外說媒的從李府門口能排到大相國寺,低于五品官的根本進不了李家的大門,這還是朝廷沒有放開同姓不婚的律令,否則姓李的官員也少不了。 李氏夫婦臉色僵硬,一個一個的好聲應付,畢竟前來求親的家世一個比一比大,他們固然欣喜自己女兒搶手的同時,也知道此事不好應付,應下了一個,就會得罪一群人。 “多謝諸位的厚愛,李府實在是愧不敢擔,目前小女并無婚配之意,還請諸位見諒!”李恪非拱手道。 “李大人此話不妥,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李姑娘早已經及笄,如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皆在,正是良辰吉日。”媒婆直言道。 更有達官貴族的命婦親自前來,想要以勢壓人,強行讓李府同意婚事。 王氏拱手道:“其實并非我等橫加阻撓,只是小女酷愛詩詞,李府有意何其找一個的良婿,諸位家的公子如有佳作,可以送來,若是能夠和小女情投意合,李府自然樂意結親!” “呃!” 頓時前來的媒婆和命婦不由一滯,王氏的話如同絕殺,讓她們所有的話都憋在嘴里,任誰都知道李清照詩詞冠絕汴京,他們自家公子什么德行他們自己清楚,恐怕根本入不了李清照的眼。 “不就是待價而沽罷了!” 不少媒婆、命婦走出李府,冷哼一聲,任誰都知道所謂的詩詞佳作不過是托詞罷了,可偏偏她們卻只能捏著鼻子認了,誰叫李家有一個大宋第一才女。 看到眾人離開,李氏夫婦這才松了一口氣,自己女兒如此搶手,既然他們感到苦惱又不禁為之驕傲。 “對了,小姐呢?”王氏忽然問道。 “小姐在后院寫詩呢?”一個下人回答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