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禍水東引?!? “海上絲綢之路?!? 眾人一頭霧水,不解的看著范正。 眾所周知,由于遼夏崛起,大宋的絲綢之路早已經中斷,更無法獲取絲路的的利益,目前僅僅是拿絲綢之路作為籌碼,免除歲幣。 范正環視一眾大臣朗聲道:“大宋的絲綢、瓷器被遼國運到西域,足足獲得五倍的利益,可想而知,這其中的利益是何等的龐大,而大宋作為產出國,卻無法得到任何好處?!? 趙煦心中不甘,大宋坐擁寶山,巨大的利潤卻被遼國和胡商所賺取,當年大唐如此強大,絲綢之路所帶來的利潤功不可沒。 如果大宋能夠獲得絲綢之路的利益,那大宋所面臨的財政緊張的難題將迎刃而解。 “若非范太丞當初用絲綢之路來和遼國談判,如今大宋已經打下了青塘,向西走于闐路線,足以重現絲綢之路?!睏钗防湫Φ?。 當初范正用宋遼合作絲綢之路來換取遼國免除歲幣,滿朝歡呼,如今卻畫風一轉,竟然開始指責反之當初的行為。 趙煦眉頭一皺道:“當初大宋根本無暇顧及絲綢之路,范太丞提議和遼國合作絲路,既能封鎖限制西夏,又能為讓大宋節省大量的軍費,有功無過。” 隨著趙煦的一槌定音,不少大臣這才悻悻作罷。 “多謝官家直言!”范正對著趙煦躬身一禮道:“范某之所以拿絲綢之路和遼國交易,乃是絲綢之路有諸多弊端,并非長久之計。” “此話怎講?”趙煦不解道。 范正鄭重道:“絲綢之路太過于遙遠,而且需要駱駝和馬匹運輸,每次所運的數量極為有限,而且途徑很多國度,層層盤剝,更別說還有沙盜層出不窮,無數胡商暴尸荒漠,種種因素限制,注定絲綢之路無法大興。” 滿朝百官眉頭一皺,范正所言的確是事實,然而正是因為絲綢之路如此艱難,才讓絲綢之路的貨物格外的珍貴。 “為此,范某苦思冥想,大宋為什么不繞開絲綢之路的難題,將絲綢、瓷器,玻璃等制品,一一的送到諸國,如此一來,既可以避免諸國層層盤剝,又可以讓大宋獲得更多的利潤。”范正朗聲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