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海商回來了!” 隨著跟隨童貫的大量海船到達登州港,整個大宋商界都為之沸騰。 無他!只因為前兩次海商所賺取的利潤太過于驚人,這一次,他們自然也格外關注。 雖然這一次回來的船只,只占童貫下西洋海船的一半,但是這一次出海的規模出奇的龐大,哪怕只有一半的船隊都足以超過前兩次出海的所有船隊的總和。 登州港內! 再一次出現千艘船只云集的浩大場面,幾乎所有的大宋有名的商號都云集于此,更甚者還有遼國耶律南音的商號在此等待,只為獲得第一手,最好的南洋貨物。 “占城國奇珍,貨船兩百艘!”樊三明振奮高呼道。 如今的樊三明是代表朝廷即將成立的商部而來,商部雖然還在籌建之中,卻有了一定的權力,而這一次的海商盛宴就是商部嶄露頭角之時, 這一次,商部不但要妥善的計算海商帶來貨物,并確保讓其賣個高價,同時也要確保即將規劃到商部的市舶司收取到更多的賦稅。 隨著樊三明的一聲令下,兩百艘滿載占城國獲取的貨船緩緩靠岸,大批的勞力涌上了甲板,開始裝卸貨物。 很快,整個碼頭奇珍異寶堆積如山。 在樊三明的指揮下,來自各地的商賈都紛紛上前,一筆筆價值千貫萬貫大宗交易眼睛都不眨的進行。 沒多久,兩百艘船的貨物被銷售一空,而且一個個都賣出高價。 就在買賣雙方都心滿意足之時,樊三明卻忽然再道:“樊某知道很多掌柜和船主并沒有完全利益最大化,在此可以由商部作保,諸位掌柜可以向船主訂購所需的貨物,船主也規避一些風險,運回的貨物不愁銷路,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商部給商行和船行作保?” 樊三明說完,碼頭上所有人都不由一愣。 要知道雖然海商利潤龐大,但是畢竟時間太長,而且是海商帶回來什么,他們才能買什么,對海商來說,他們更擔心自己帶回的貨物賣不上高價。 若是由大宋商行提前訂購,海商負責運貨,如此一來,大宋商行能夠獲得大量心儀的貨物,而海商也能減少風險。 “此舉大善!” 一眾商賈紛紛點頭稱善,商部如今即將成立,已經代表朝廷的立場,由其作保,自然眾人信得過。 當下,一眾商行和海商紛紛簽訂下一批的合同,一式三份,并讓商部負責保管定金。 在樊三明的操作下,一艘艘海船靠岸,大量的海外奇珍暢銷大宋各地,與此同時還收獲了大筆筆大定單。 “商部第一戰大獲全勝?!? 當下,樊三明看著收取的海量賦稅,和一筆筆半年后的大訂單,不禁心潮澎湃。 他相信此消息傳到了開封城,定然會讓整個朝堂對未成立的商部刮目相看。 當樊三明的奏折到達開封城,第一批海外奇珍早已經快馬加鞭的送到了開封城。 開封城乃是天下首富之地,更是海外稀奇之物最終的貨物集散地,大量的海外奇珍出現在開封城,整個開封城都為之瘋狂。 哪怕再多的海外貨物也填不飽開封城巨大的市場,無論多少珍貴的奇珍在開封城內激不起一絲浪花,很快被消化殆盡。 與此同時,樊三明的奏折也到達了開封城,同樣引起了一片嘩然,誰也沒有想到商部竟然有如此妙用,只是在商行和海商之間做了擔保,竟然讓大宋賦稅憑空增加一大截。 “官家大喜,此次南洋船隊歸來,為大宋帶回大量的賦稅,今年才剛剛過一半,各地市舶司就已經收取超過兩百萬貫的賦稅。” 垂拱殿內,戶部尚書范純粹滿臉喜色,向趙煦報喜。 市舶司即將歸于商部,負責管理東洋和南洋的海船的賦稅,隨著下西洋的規模不斷擴大,市舶司的賦稅也隨之擴大,成為朝廷上最重要的財賦來源,而且都是額外的收入,若是平時一年的時間能夠有如此收入兩百萬貫賦稅已經讓朝廷喜出望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