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滿朝百官也不由議論紛紛,若是尋常官員找了六個師爺,定然是蔡京口中的懶政,但是范正之前是因為年輕,不通政務這才找了六個師爺,可是誰曾想范正竟然在兩浙路做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讓范正招募六個師爺的行為有了截然不同的兩個解釋。 蔡京怒哼道:“就算如此,包康等人治理兩浙路有功,已經被范大人舉薦為朝廷官員,已經不是當初白身師爺,又豈能讓伱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不少官員微微點頭,范正此舉可以說犯了官場大忌,畢竟很多官員任命都是需要朝廷批準的。 范正搖頭道:“非也,此次范某征調一眾師爺乃是用開封府的名義征調,并上報朝廷,既然開封府想要用人,兩浙路愿意放人,六人又是自愿前來,又有何不可?” 范純禮一席話,頓時堵住了所有人的口。 無論是開封府還是兩浙路都是封疆大吏,而包康等人不過是底層的官員,這些底層官員的調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好了,此等小事無需再爭,范大人的治國之術,朕還是信得過的。”趙煦一錘定音道。 “多謝官家信任!”范正不卑不亢道。 百官紛紛點頭,畢竟當初范正在兩浙路的政績實在是太過于耀眼,就連新黨也無話可說。 蔡京還想再辯,就聽到范正繼續道:“啟稟官家,臣有本奏!” “范正的奏折?” 百官不由一愣,要知道范正可是很少上奏折,都是直接稟報,而如今范正如此正式,不禁讓眾臣想起君臣生嫌隙的傳言,怎么看,范正有些賭氣的成分在。 就連范純禮也不由一愣,范正的奏折他怎么不知道。。 “準奏!”趙煦聲音一揚道。 范正當下將將手中的奏折遞給了趙煦,趙煦接過奏折一看,不由驚呼道:“什么?變法宰相制!” 趙煦此言一出,滿朝嘩然,誰也沒有想到范正擔任開封知府的第一道奏折竟然劍指宰相制度。 范正臉色平靜道:“微臣蒙官家信任,年紀輕輕身居高位,實在是惶恐至極,唯恐有負官家重托,思來想去,突然發現我朝現行宰相制度不利于大宋穩定的弊端,特向官家上奏!” 趙煦聞言眉頭一皺,朝堂中剛剛彈劾范正和范家權勢太大,不利于朝堂穩定,范正轉頭又開始彈劾宰相制度不利于朝堂穩定。 章惇眉頭一皺道:“我等宰相一直夙興夜寐,為大宋變法操碎了心,如今竟然被你無端猜疑!” 范正冷冷一笑,他為國效力,恐怕還不是被爾等猜疑。 “章相公莫急,下官也是對事不對人,也是為了大宋江山社稷!”范正不陰不陽的反擊道。 “那范知府說說,大宋的宰相制度如何不利于朝堂穩定?”趙煦也不看范正的奏折,盯著范正道。 范正怡然不懼道:“微臣查閱歷代宰相的任期,發現宰相大多分為兩種,要么是任期極短,僅僅一年左右就被換下,要么任期頗長,為了避免朝廷朝令夕改,以及官員久居相位,權傾朝野,危及朝堂穩定,范大人提議宰相同縣令一樣,實行任期制。” “啊!宰相任期制!” 百官一片嘩然,不由將目光投向為首的三大宰相,更多的目光不由看向三大宰相中的章惇,章惇擔任左相足足有八年之久,很顯然范正這是在報復新黨之前彈劾之仇。 新黨彈劾范正和范家權勢過大,不利于朝堂穩定,而范正轉身上奏,宰相擔任太久,門生故吏遍布朝堂,不利于朝堂穩定,上奏變法宰相制度,實行宰相任期制。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邪醫范正果然又出邪方!”百官心中暗道。 新黨上下頓時氣急敗壞,章惇還是新黨的領袖,更是深得趙煦的信任,如今章惇已經擔任宰相太久,一旦推行宰相任期制,恐怕必將退位,這對新黨來說,可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啟稟官家,宰相制度乃是歷代帝王改革的成熟之策,再說當朝三位宰相,主持朝堂多年,取得成就有目共睹,還請官家明察!”蔡京連忙勸諫道。 新黨上下頓時紛紛附和,想要挽留章惇的相位。 范正冷笑道:“為朝廷效力乃是臣子應盡的責任,和江山社稷穩定相比,個人官位得失根本不值一提。” 蔡京等人頓時被噎的說不出話來,這不是當初他們彈劾范正的理由,如今竟然全部用到了章惇的身上。 章惇冷笑道:“那依范知府所言,大宋宰相制度該如何任期。” 范正環視三大宰相道:“下官認為,為了朝令夕改,宰相制度以四年為一個任期最佳,如果此任宰相成績顯著,可以連任一屆,最高不得超過八年!” “不得超過八年!” 章惇頓時血氣翻涌,自己擔任左相的位置差不多也八年,范正可以說給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卻又讓他找不到任何借口。 而無論是范純禮還是蘇頌他們都是后來才位居相位,距離八年依舊還有很遠的距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