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微臣認為元帥之位,非范正莫屬!”蔡京一咬牙說道。 “范正!” 滿朝官員紛紛默然,范正已經連滅大理,西夏,更是大迂回戰略的制定者,更別說如今北伐的錢糧都是由范正擔任開封知府所籌集,無論從哪一方面選擇,范正都是北伐主帥的不二人選。 “微臣反對!” 忽然一個聲音響起,百官望去,赫然是范正的父親,范純禮。 趙煦眉頭一皺道:“范相公為何反對,難道范相公并不認可范正的能力?” 范純禮苦笑道:“啟稟官家,所謂之子莫如父,那逆子愛出邪方,朝中誰人不知,而且此戰乃是收復燕云十六州,對大宋來說至關重要,豈能由那逆子胡來,還請官家三思。” “邪方!” 趙煦心中不以為然,他所需要的正是范正的邪方。 不過他也明白范純禮的顧慮,那就是功高震主,范正已經連滅了西夏大理,若是再收復燕云十六州滅掉遼國,在戰功上冠絕整個大宋,要知道歷朝歷代功高震主的大臣都沒有幾個好下場。 “微臣認為當以官家御駕親征最佳!”范純禮提議道。 頓時所有百官聞言眼睛一亮,是呀!如今大宋兵強馬壯,再加上遼金大戰,此戰再無戰敗的理由,若是趙煦御駕親征,定然能在一舉收復燕云十六州,成就千古帝業。 趙煦也不禁心潮涌動,不由意氣風發。 “臣等反對!”忽然宰相蘇頌和章惇異口同聲的說道。 趙煦不由眉頭一皺,不解的看向二人。 章惇皺眉道:“兵者詭道也,太祖太宗兩次北伐皆大敗而歸,官家未經戰場,若是貿然領兵,恐怕會錯失良機。” 章惇的話很直白,但是卻一針見血,北伐可不是去游玩,而是百年一遇的收復燕云十六州的良機,又豈能輕易放棄! 蘇頌也稟報道:“官家自幼身體骨弱,北伐長途跋涉,又豈能以身犯險!” 當朝兩位宰相不約而同反對趙煦出征,趙煦也只能遺憾的搖了搖頭。 “臣等認為范太丞掛帥出征,最為合適!”蘇頌和章惇再度推薦范正。 趙煦這一次并沒有堅持,而是大手一揮道:“傳旨,讓范正領兵二十萬,收復燕云十六州!” “官家圣明!” 滿朝百官恭聲道。 范純禮見狀不由一嘆道:“啟稟官家,微臣懇請告老還鄉!” 趙煦眉頭一皺道:“范愛卿這是何意?” 范純禮鄭重一禮道:“官家任命范正出征,實乃范家的榮幸,然而范正手持重兵,范某卻朝堂位居宰相,父子二人一文一武身居高位,恐怕難堵天下百姓悠悠之口!” 趙煦擺擺手道:“范相公這是何意?朕絕無懷疑范家之心!” 范純禮擺擺手道:“官家對范家信任,范某銘記于心,然而范家卻不能不為國考慮,老臣年歲已高,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再加上位居宰相之位多年,是時候隱退了。” 趙煦還想再勸,然而范純禮卻直接摘下官帽,力辭不受。 趙煦見狀不由一嘆,只能下令給范純禮大加厚賞。 新黨上下見狀不由竊喜,他們一致推崇范正為帥北伐遼國,除了范正是最合適的人選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一旦范正為帥,范家的權勢將會功高震主,那范純禮就只有辭相一道。 章惇心中激蕩,范正崛起,范純禮被迫辭相,而蘇頌年歲已高,早已經精力不濟,朝中他必將一人獨攬大權。 …………………… “邪醫范正為帥,北伐遼國!” 當這個消息傳開之后,所有人都認為理所當然,畢竟范正已經連滅了大理,西夏,收復燕云十六州這等要事,自然不能假借他人之手。 當日,范正入宮和官家趙煦密探良久,最后手捧虎符而歸。 “恭喜姐夫!” 就在此刻,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婦抱著范正的小女兒范柔笑嘻嘻道。 “這位是!”范正看著這個和李清照有三分相似的少婦詢問道。 李清照在一旁解釋道:“相公有所不知,此乃妾身舅父家的小女兒王妹妹,她剛剛大婚,今日帶著新婚夫婿前來拜見相公。” 所謂窮在身上有遠親,王氏乃是前宰相王珪的孫女,李恪非落魄的時候,兩家來往甚少,自從李清照聲名鵲起,范正一鳴驚人之后,王家和李清照來往立即頻繁起來。 “下官秦檜見過范帥,祝范帥旗開得勝,北伐滅遼!”一個青年官員上前,鄭重一禮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