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讓子彈飛》的故事,迎來了最后的尾聲。 作為理想主義者的張牧之,將錢財都發給了百姓,可很顯然,手底下的麻匪兄弟們都是心有嫌隙,準備紛紛離開自己的大哥。 “哎……” “人都是自私的。” “能有張牧之這種格局的人真不多,這就是理想主義者的孤獨吧。” “有時候真的佩服這種理想主義者,百姓很多時候是愚昧的,升米恩斗米仇。” “其實也不能說這些兄弟們有什么錯,他們沒有張牧之那么高的思想覺悟,站在他們的角度,大哥搞到這么多錢不給我們分,難免會有些意見。” …… 看到這一幕,影迷們都頗有感觸。 張牧之在最后的臺詞,顯然在與這些即將離開他們的人說,保持初心,不管是你還是我,都不要忘了最初之時的想法與承諾。 而整部影片,最最諷刺的,無疑是結局。 伴隨著《送別》的歌聲,張牧之再一次來到了鐵道附近,這是影片開頭時的場景,可現如今的張牧之,卻有一種難言的孤獨。 嘟嘟嘟—— 在影片開頭之時的白馬拉火車,再度出現。 只不過這一次,火車里的人并不是馬邦德,馬夫人,而是張牧之的那些兄弟們…… 看到這一幕,影片的藝術性,儼然拔高到了一種難言的境地。 過去就是現在,現在就是過去,這一切,或許都沒有因為張牧之這樣一個理想主義者而改變,歷史的大潮滾滾向前。 預示著一個黃四郎倒了,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黃四郎出現,永遠不會停止。 而這一次,張牧之騎著馬,朝著火車后面追去。 至此。 已成藝術!! …… 萬千影迷們都震撼的望著大熒幕。 這意味著什么大家都很清楚,意味著張牧之會繼續踏上消滅“黃四郎”的腳步,這是一種精神! 即便孤獨,張牧之依舊會不斷向前! 第一次,影迷們在影片結束的時候不知道說些什么。 這部電影帶給他們的震撼實在難以說出口來。 要知道,很多藝術的身上,都擁有著“難以理解”的光環,就譬如說一名藝術家,很多藝術家的身上,在普世意義中都有著“難以理解”的“瘋子”部份。 文娛作品亦是如此,在大家看來,藝術是瘋狂的,是抽象的,是有韻味的,可是這部《讓子彈飛》,是通俗的,可卻同樣是藝術的! 是所有影迷都能夠感受到的藝術! 張牧之在經歷了這一切之后,依舊還是那個張牧之,他孤獨,可他卻擁有著大眾所難以理解的節操與真理,整個影片,都充斥著深刻的道理,甚至可以說,每一段話都充斥著深刻的道理。 可是在影迷的角度,絲毫不會覺得這部電影有任何說教的意味,因為這部電影的劇情本身就相當精彩! 一個好的創作者,就是能夠將一個簡單的故事寫的栩栩如生,縱觀整部影片,其實講述的就是一窮二白的張麻子,帶著幾個兄弟打敗地主老財黃四郎的故事。 可這個故事,卻如此打動人心。 “太棒了……” “這部電影!堪稱夏州影史最經典的一部電影!” “震撼!夏州電影竟然能夠有如此藝術性,以后再有人說夏州電影不行是因為語言環境我直接一屁股坐在他的臉上!” “這部影片,我一定會二刷!” “臥槽,臥槽,臥槽!第一次看夏州電影看的這么激動!” …… 電影結束的一剎那,萬千夏州影迷們就激動到無以復加,諸如葉致遠這樣的專業導演,都在感慨,這是一部難以超越影片,因為實在是太棒了! 夏州電影,沒有必要去與九州電影相比較,因為從【九州經典】這個概念就能夠看的出來,夏州文化的韻味,真的只有了解過歷史的人才能夠明白。 這才是公映,影迷們就發現其中諸多耐人詢問的隱喻,在加上劇情之中一段又一段的經典臺詞,道現在為止還在影迷們腦海中回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