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 大漢的勢力版圖-《晉末的卯金刀》
第(2/3)頁
劉泰要得就是要慕容鮮卑這一脈徹底斷絕,以給與其他的異族殺雞儆猴。
貞光七年漢收復河套平原,重組陰山防線。
征北將軍周平為主將,雁門郡守李固為副將,率領大軍十萬,征伐河套,順利在宇文鮮卑手中奪取回河套平原,并順利重組陰山防線,使得陰山以北的胡人不敢再輕易南下。
與此同時,畜牧業技術開始在河套平原進行發展,并且以河套平原為起點向著草原進行傳播,劉泰有意把草原民族從游牧民族改造成畜牧業民族,并且時長與草原保持通商。
這使得陰山以北有大量的草原部落盤踞,同時因為劉泰政策的推動,陰山南北雙方多次的舉行互市,大量草原的特產與華夏進行交易,尤其是食鹽與茶葉,更是草原百姓的必需品。
因為長時間的貿易,以及對畜牧業技術的掌握,原本四處游蕩的草原游牧民族開始圍繞著一片草場生存,他們雖然還是草原文明,但開始向半農耕文明蛻變。
畢竟畜牧業的生產力比游牧業更高所帶來的讓部落更多人存活,足以讓很多原本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開始向著同樣掌握耕種技術的漢人百姓親近。
當然,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只不過漢人耕種出來的是糧食,而他們耕種出來的事牧草。
不過,正是因為他們居住地開始固定,漢人文化開始深入到他們的習俗文化之中
貞光九年,漢收服河西四郡。
劉泰拿到西涼后便一直都在修路,這一條道路從長安一路修到天水。
本來在貞光六年就修建完畢,但因為爆發了收服河套的戰爭便先壓了壓李矩西征的石頭。
但這勢頭也沒有壓太久,在收服河套平原的戰爭后休養生息一年,李矩上奏征討百羌,收復河西四郡,劉泰允許。
而所謂百羌雖然人數眾多,但面對已開啟的戰爭機器,他們雖百般抵抗,但面對大漢,他們要么當狗,要么遷徙,因為凡阻攔在炎漢復興道路上的一切敵人,都會被碾壓致死。
即使如此,漢軍的腳步依舊沒有停下來,李矩重新成為已經停職了百年的西域都護使,同時也是劉泰一朝的第一位西域都護使。
劉泰對于李矩只有一個命令,那就是告訴西域諸國,已經關閉了一百年的絲綢之路要重新開啟,你們的大漢爸爸重新回來了,你們感不感動,驚不驚喜。
驚喜是吧,為了感謝爸爸的回歸,你們愿意主動出錢出力修建絲綢之路是吧。
嗯嗯,我就知道伱們這些異父異母的兒子很有孝心,凡愿意跟著大漢混的,讓你們吃絲綢之路的紅利,要是不愿意跟著大漢混的,自然不需要出現在大漢的勢力范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