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是……好像在哪見過,很眼熟。 對方也打量著她,總感覺云夢很眼熟。 第99章 正文完 周云夢仔細回想了下,驀然抬頭問:“火車站油皮紙?” 蘇雨幾乎也是同時問:“火車站油皮紙?” 接著兩人又是相視一笑。 周云夢想起來了,那大概是六七年前,她第一次來部隊看林津平,坐火車回南城時路上碰到的,隔壁座那位明艷大方的女同志。 對方說,自己用筷子夾包子的法子,比起她用油紙皮包肉包子,還是差了點,夸贊她這個法子好。 對方臨下站前,兩人還互相道了聲再見。 誰能想到火車站上匆匆一別的人,在之后居然機緣巧合地保持了將近六年的信件聯系。 而這場信件聯系,緣于周云夢主動寫信問蘇雨能否幫忙代買雜志,更緣于蘇雨熱情大方愿意幫忙買雜志。 近幾年經常聯系熟了,也會互相寄一下當地特產給對方。 這會兩人坐下來,看著對方都忍不住感嘆。 周云夢:“沒想到這么巧,我們原來早在六七年前的火車站就見過了。” 蘇雨點頭:“是啊,更沒想到咱見面一眼就能認出對方。” “我能認出云夢你,是因為你長得漂亮,皮膚白得發亮,更因為那印象深刻的包油紙法子。我現在每回坐火車,都是用油紙來包包子、韭菜盒子那些,方便很多。” 周云夢笑:“我能認出你,也是因為當時覺得你明艷大方特別時尚。之后每次坐火車,再沒遇到像你這樣聊得來的人,自然一直記著你。” 她說的是實話,記憶或許會隨著時間推移蒙上神秘的面紗,逐漸模糊,但只要有觸發的機會,就會如清水沖刷過一樣,記憶中的寶石重新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明媚大方的面龐逐漸與六七年前稍顯青澀的面龐融合,多了幾分風情。 而兩人聊起天來,語氣風格和這么多年信件往來差不多。 好友見面是好事,發現早在這之前兩人就有過萍水相逢的緣分,更是驚喜。 說起當初那封結緣之信,蘇雨笑:“我當時收到信就想,還是第一次作者和我說能不能幫忙代買雜志哎,她真的好喜歡我們家的雜志。我就有種自豪感嘛,畢竟多數文章也是我挑的。” “另外我還挺喜歡你當初投稿的那篇文章,想著這事簡單,就給你辦了,還給你寫了封回信來著。” 周云夢同樣笑得杏眸微彎:“我當初就是抱著試試的心態問問,真沒想到你能同意,直接幫忙寄了雜志回來。我當時看完回信就想,這編輯人也太好了吧,人熱情大方還樂于助人。” “你知道的,我很喜歡看你們滬市雜志,當時就那種心愿實現的滿足,對你印象特別好。” 蘇雨聽了也高興:“所以啊,后面我們經常聯系,郵寄雜志就算了,還寫信交流,后面互相分享特產來著。” 她和云夢聊得來,在信紙上能感覺到兩人很多看法都是不謀而合的。她也從信件來往中,從云夢那獲得不少靈感,用于雜志策劃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兩人寫信尚且有話題聊,這會見面聊起來更是停不下來。 蘇雨這會工作不忙,同事望過來她還介紹說,這就是之前我提的那什么策劃方案的建議人,靈感提供者,這回過來交流的。 同事們立即表示,厲害厲害,你們繼續聊。 蘇雨領著云夢看自己平時工作的環境,再給她介紹滬市雜志從策劃征文、選稿排版、打印刊發的流程。 周云夢直說這回可算是長見識了。 蘇雨拉著她坐到自己工位旁,拿出最新一期雜志,翻到最后的征稿頁面給她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