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諸葛亮有點驚奇地踩了兩腳,“厚中公是取響屧(xie 四聲)廊之典么?” “吳人之樂罷了。”主人家很矜持地點點頭,露出了一個“你很懂行”的微笑。 ……她撓撓頭,諸葛亮注意到了,于是簡單地介紹了一下這個典故。 第一個造這東西的和第一個用這東西的,都是后世很耳熟能詳的名人,吳王夫差和西施。 夫差戀愛腦發作,大興土木造了華美清幽的館娃宮不說,還在里面用貴重的木料鋪就了一條長廊,名為響屧廊,西施走上去就叮叮當當的響,當時是傳為美談的,后世文人騷客們可能就一邊批評一邊美談了。 也不知道聽久了會不會覺得噪音污染。他們走這一路這條長廊就沒少亂響,要是開個宴會,來一隊仆役端著盤子走過去,那響聲就突出一個嘈嘈切切錯雜彈了。 她就不太理解,為啥要來這里談。 諸葛亮進屋之前又看了一眼那個長廊,若有所思。 張昭在里面等著他們。 “前日武夫逆亂,驚嚇到兩位使者,”這個中年文士滿面微笑地請他們落座,“今已被吳侯送去江北,交由平原公處置。” ……她剛坐下,那個屁股就沒坐穩,又起來了。 她看看張昭,張昭微笑著看看她。 “我從未想過如此處置他們。”她說。 “樂陵侯是當世名將,不該受此侮辱,”張昭得意洋洋地說道,“因此是在下進言,處置了他們。” 她沉默以對。 有馥郁甜美的香氣傳來。 聊天歸聊天,也要用些美食。 筷子是象牙的,盤子是白玉的,喝的酒是殷紅的葡萄酒,用的是水晶杯。 她拿起水晶杯看一看,上面刻著少女在溪邊浣紗的美妙姿態。 諸葛亮沒有動筷,而是開口又問了一個問題。 “張公處置他們,是借了孫氏宗親之手么?” 張昭輕輕點頭,“不錯。” “為何?” “宗親驕橫,若留置江東,恐生禍亂。” “吳侯竟如此信任張公,連自己的兄弟都要一并處置了去?” 張昭仍然是那副洋洋得意的神情,“孫伯符將軍棄世之前,將吳侯交付與我,他自然是信我的。” “張公以此報討逆將軍之情么?” 那張臉似乎僵了一下,臉上的得意收斂了,取而代之的是冷酷的蔑視。 “此一時,彼一時,彼時中原戰勢未消,江東士族紛擾疑懼,在下自然要扶保江東,盡心盡力。” “此一時又如何?” “此時平原公如天空之皓月,人心所向,江東士人盼歸漢室之心,如——” 如嬰兒之望父母哇! “如嬰兒之望父母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