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裴飲雪喉結滾動,感覺那塊木牌被渲染得熱了起來。他貼過去蹭了蹭薛玉霄的臉頰,在她耳畔道:“……你跟他的書學壞了。” 薛玉霄笑瞇瞇地親他,道:“沒有學太多,就學了一點點……我本來就很壞的。” …… 太始三年七月,科舉制初見成效,在張葉君的極力要求之下,中正官之職被廢除,在各個地方設立考場、書院。 此制建立之后,大改“上品無寒士”之象。哪怕是累世公卿的貴族仕宦女郎,若無才學,大多也只是沒有實權的閑散官員,無法依靠門第取勝。數年來,對于此舉的暗中抗議、對于張葉君的彈劾連年不絕,但因為有薛玉霄在,張葉君不僅沒有遭貶,反而連年高升。 太始七年冬,張葉君接替了王婕尚書令之職務,成為了一名不到四十歲、位極人臣的寒門宰輔。 期間,大齊的版圖不斷擴大,原北夏的許多疆域擴入齊土。通商、通婚、促進交融的一系列政令舉措加快了民族融合,很多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向中原之地流動。 天下安寧,四海歸服。薛玉霄靜極思動,寫了一道立婉婉為太女的圣旨。 這本來是一道很合理的旨意,然而一經下達,鳳閣諸卿卻上表說:“陛下風華正茂,殿下雖為嫡出長女,也不宜寵愛過甚。應當嚴苛教導,免得寵溺太過,日后萌生犯上之意。” 言下之意,是怕她太受寵了,會冒犯自己的母親。 薛玉霄看得笑出了聲,將奏折遞給婉婉。 小皇女不到五歲,坐在娘親的勤政殿學《四書》,她還沒有旁邊的燭臺高,短手短腳地湊過去,雙手接過奏折,笨拙地打開。 她認字不全,看了半天,懵懂地點了點頭,貼過去問娘親:“娘,這是什么意思啊?” “說你不乖。”薛玉霄一本正經道,“說太寵著你,你就會不尊敬我了。” 婉婉瞪大眼睛,道:“啊?……我、我嗎?” 薛玉霄嚴肅點頭。 “我才不會呢!”小皇女放下奏折,爬過小案埋進母皇的懷里,抱著她的脖頸吧唧一口。 薛玉霄摟住閨女,挑眉道:“我覺得很好啊,這樣很有膽氣,一看就是我的好寶。” 話音未落,殿前響起裴飲雪的聲音:“你別把她教壞了,說什么呢。” 裴郎將一盞潤喉的雪梨湯盅放在御案上,他捏了捏婉婉的臉,把孩子從薛玉霄懷里接過來,道:“對你母皇的話,你只信一半就可以了。她十句話里有五句都大逆不道。” 婉婉眨了眨眼, “我就是天底下的大道,何來大逆不道啊?”薛玉霄唇邊含笑,盯著裴飲雪看了一會兒,“說真的,要是她爭氣,最好十五歲就學成出師,有幾位能臣輔佐,不需要逼宮,我立馬就退位跟你逍遙快活去——” 鳳閣怕的就是這個,她們希望薛玉霄能在位幾十年——總之千古一帝,有古圣人之風,自然在位越長越好。 婉婉豎起耳朵聽,小聲道:“爹,什么叫逍遙快活啊?” 裴飲雪一時語塞,道:“……問你娘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