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伙兒手頭余錢不少,日子才越過越寬裕。 縱然有如此多的榮耀加在一起,但大伙兒還是喜歡管自己叫李家坳人。 原本他們以為,自己在有生之年,只要不去京城的話,應當是看不到謝硯之兩口子。 哪知這才過去幾年,他們不僅見到了這兩口子,更是連他們的三胞胎孩子,也見到了。 面對這突然回來的一家子,依舊是里長兼族長的李慶華,比誰都激動。 本來李媛一行人的馬車,已經進入村里。 哪知李慶華忙說:“媛娘,紹安,你們讓人駕車往回走,等出村子,我們放了鞭炮,你們再進來!” 李媛:“……” 還帶這樣操作的? 不過李媛和謝硯之終究沒掃了大伙兒的興致,讓人轉頭出村后,在距離狀元女婿村這個石碑有點遠,又看得到仁義村牌匾的地方停了下來。 原本李媛只以為,李慶華等人隨便放一串鞭炮就了事,哪知村里人如此熱情。 這家出一串,那家出一串的,這一放,便是整整兩刻才停歇。 李媛這一次回來,除了帶孩子們來看看他們娘的族人外,最主要的還是看看她爺奶和大伯一大家子。 李老頭和王老太,這幾年比以前老了很多,就連脊背都挺不直了。 看到李媛和孩子們,老兩口拄著拐杖,臉上滿是欣慰地狂點頭。 等他們知道,謝硯之這次回去就任二品的內閣大臣后,更是歡喜異常。 謝硯之爬的越高,他們李氏一族乃至李家坳的人,才會越有底氣。 哪怕如今李錚和李鈞這對兄弟倆已成了舉人,也越不過謝硯之這個女婿去。 李錚同樣也是在今年考上舉人的,他的名次,比累積了六年的李鈞還要靠后許多。 自知止步于此的他,決定不再繼續科考,而是透過孟鵬的關系,在外謀了個主簿的官位。 如今帶著妻女上任去了。 而李鈞,因為要給姐姐撐腰,決定繼續考下去。 這也是他和王燦商量的結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