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驗偽-《與君執山河》
第(2/3)頁
“陛下,臨時作詩,確實有些為難,陛下不如給柳進士一些時間……”
“給他一些時間,讓他去找翰林院和國子監的給他作是不是?”司徒策冷聲問道。
“陛下,臣實在是冤枉,當時柳禧拿了一首詩來拜謁臣,臣見那首詩寫得確實不錯,這才向上推薦。其他的臣一概不知了。”崔舉努力為自己辯解。
“那這柳媚兒說的,你以娶她做外室為交換條件,答應幫柳禧考中,可有此事?”
“回陛下,絕無此事!”崔舉堅定道,“臣雖說與柳媚兒有些來往,但最多也是聽聽曲,并無其他行為,還望陛下明鑒。”
聞言,柳媚兒不禁笑了起來,“尚書,您說了這話,也不怕天打五雷轟嗎?是誰說,我若是與鐘嘉再來往,就保不住我堂兄的前程?聽聽曲而已,若是尚書不承認,我已是個不需要臉面的賤人,尚書可不是。”
“你……”崔舉看著柳媚兒,怒不可遏,“陛下,我素日待這賤婦不薄,誰承想,她與鐘嘉好了,就想著與鐘嘉私奔,被她媽媽抓住打了鐘嘉一頓。這賤婦便懷恨在心,借鐘嘉未考中來污蔑臣。”
司徒策聽著他這前言不搭后語的話,不禁冷笑一聲:“我看讓你們當堂對質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了。程中書,這件案子就交由你和大理寺共同審理,事關國本,不可馬虎。正四品以下的官員,若是有所牽連的,你便宜行事,告知朕一聲即可。”
“臣明白。”程岸躬身道。
“陛下!”崔起終于坐不住了,站起身來躬身道,“陛下,中書令與崔舉向來不和,若是將此事交給中書令審理,恐有不妥。”
司徒策抬眼看著他,“依尚書令之意,該交給誰審理?”
“陛下,此案牽扯眾多,按照景朝律法,應由刑部、大理寺、御史臺三司會審,再由中書、門下及尚書九卿合議,以避免冤濫。中書令,可合議,不能是主審。”崔起沉聲道。
崔起說得不錯,這確實是景朝的訴訟司法程序。可是三司九卿中,絕大多數都是崔氏和張氏的人,若是交給他們審理,估計只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背鍋的也就只有長安令不該將人打得太重。
“尚書令說得極是,是朕疏忽了。”司徒策笑著點點頭,“既然你說到中書令與崔尚書素有嫌隙,不應審理,那依朕之見,三司九卿中,凡是姓崔的都回避吧,以避免造成司法不公。”
崔起被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司徒策看向眾臣道:“此案,三代以內,凡是與崔氏有血親或是姻親的,全都回避。”
他們不是喜歡各自聯姻,結成牢固的政治聯盟嗎?既然是榮辱與共了,進退也就與共了吧。
群臣聞言,默不作聲,三代以內,誰與崔氏沒點關系?
“陛下,如此一來,人手怕是不夠。”程岸沉聲道。
“陛下,臣三代以內還是以外都與崔氏無姻親關系,臣斗膽自薦。”盧定岳出列沉聲道。
司徒策看著盧定岳,不禁笑了笑,“大將軍常年管理軍務,想必對司法也是十分熟悉,既然如此,此案就交予大將軍主審了。”
遏制了一個程岸,就以為他就要受人擺布了?可笑至極。
此事,面上是盧定岳主審,實則程岸才是運籌帷幄的那一個。
事已至此,眾人都無話可說了。還能說什么?還敢說什么?
“朕也乏了,回宮吧。”司徒策淡淡道,轉而想起什么似的,“這位柳姑娘身份特殊,李平,帶她進宮,傳喚時再送過去。”
“謝陛下,謝陛下!”柳媚兒哭著磕頭。
第(2/3)頁